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记者李银明唐勇平

通讯员唐正亚蒋思学报道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和政府着力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当前正处于深化医改的关键期,医改之路任重道远。

近年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简称“江华县”)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积极推广远程诊疗和“互联网+健康”模式,通过“乡检查、县诊断、省市帮”信息平台,让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医院的诊疗服务,为老百姓就近看病就医提供了方便,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江华县通过推广远程诊疗和“互联网+健康”模式,呈现出“一升二降三增加”的分级诊疗格局,年与年同比,县域内住院就诊率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92%;县外医保资金支出比例下降4.8%;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率下降6.11%;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占比增加7.8%,出院人次占比增加7.6%,总诊疗人次占比增加7.7%。连续两年在全省基层卫生能力提升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年10月湖南省在江华县召开全省基层远程诊室项目应用工作推进现场会,推广其经验做法。

“互联网+健康”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好帮手

发展“互联网+健康”服务,为老百姓就近看病就医提供方便。江华县实施远程诊疗系统互联后,对接省市县优质医疗资源和高效启动线下急救机制,开启了“病人不跑信息跑”的服务新模式。边远山区的老百姓不用劳累奔波,在家附近乡镇卫生院做检查,得到医院,甚至省会的专家支持和指导帮助诊断,极大方便了老百姓看病就医,有效解决了许多特偏远山区心肌梗塞等急危重症病人的前期救治难的问题,为他们能够得到及时诊治赢得了时间。

发展“互联网+健康”服务,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江华县结合实施远程诊室项目,统筹安排资金为乡镇卫生院配备B超、DR、全自动生化仪、心电图等诊断检验设备,还为白芒营镇中心卫生院配备了CT等大型诊断设备,农村患者以往需要到医院才能做的许多诊断检查,如今在当地乡镇卫生院就能做,且拿医院专家通过“远程诊室”出具的诊断检查《报告单》;同时,许多诊断明确的疾病在乡镇卫生院就能治好,如遇到急诊或乡镇卫生院以往把握不准的病情,乡镇卫生院可以随时通过“远程诊室”医院专家会诊和指导救治。这样既节约医疗费用和医保经费开支,又节省时间和减少去县城的交通、食宿等开支,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医疗负担。

发展“互联网+健康”服务,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通过“乡检查、县诊断”方式,弥补基层诊断能力不足的问题,检查和诊断质量得到有效保证。通过“输血”、“造血”方式,基层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疑难病症识别处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院内培训得到加强。年乡村两级诊疗量占县总诊疗量的65.5%;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所有卫生院开展住院业务,中心卫生院能独立开展心电、影像阅片诊断。

“互联网+健康”成为促进分级诊疗的新推手

实行上下联动,江华县与医院、医院医院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持续推行“人才培养、技术支撑、管理培训”三位一体医疗帮扶模式,既可以为县、乡两级培训医疗人才,又可以开展远程会诊,提高远程医疗水平。年以来,江华县共组织名医生到省、医院培训,中南大学附属的3医院派出7名知名医生、医疗专家常驻江华县,开展接诊人次,操作手术台次,举办医疗专题讲座94场次,完成远程会诊57例,参与专家余人次。

医院现状,结合地理位置、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等,医院医院2个医共体集团,分为“一横五纵”6个医共体团队,实行“一院一策”,将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建立和完善医师多机构执业备案、晋升职称、绩效分配激励、业务指导和培训等制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72万元,医院以专家蹲点坐诊和乡镇赶集日派驻帮扶等方式,让优质医疗资源沉得下,基层医疗得发展。年以来医院累计下派专家余人次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坐诊、查房和指导手术,开展培训场次,参与和指导手术81次。

实行三医联动,江华将远程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既有效保障了不增加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又保障了远程诊室等项目工作“可持续”。如乡镇卫生院每一次使用远程医疗为患者进行心电图诊断,患者只需按标准支付诊疗费18元,再从医保资金中支付5元用于远程诊断服务费用,这样县乡工作热情都得到了激励,而患者医疗费用并没增加。

实行行业互动,江华县始终把看病就医作为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把探索实施远程医疗项目作为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把探索实施远程医疗纳入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卫健、发改、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深化医药体制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县委改革办,实行一月一调度一督办。先后出台《江华瑶族自治县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实施方案》、《远程医疗服务实施管理办法》和《江华瑶族自治县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暂行(试行)》等文件8个,投入资金万元,有力推进此项改革落地见效。

“互联网+健康”成为实施医防融合的好助手

通过远程诊疗平台来指导解决“优质服务基层行”问题,促进医防融合。

一是搭建开放性的医疗平台。江华县先后投入余万元建设远程诊室,构建起一套覆盖县乡村的“X+1+N”远程医疗服务体系。“X”是指根据需要随时可增设远程中心,目前江华县已建成远程心电、影像、会诊、教育和中医等5个中心,并建设1个“江华好医在线”手机APP和妇幼健康监管平台,今后还可根据实际增加检验、病理等远程项目。

截止年10月底江华县共发送远程心电诊断报告3.76万例,远程影像诊断报告2.31万例,居全省前列;完成远程会诊(问诊)例、远程教育培训25批次余人次。医院建立远程中医(瑶医)中心,实现“乡初诊,县审方+煎药配送”的中医药服务新模式。

年8月初启动实施以来完成中医审方例,为乡镇卫生院开方剂。“1”是指依托远程诊室项目这1个平台,所有的中心都在远程诊室平台的框架中运行。“N”是指联接县内所有有条件的医疗单位,目前,全县3所医院和17所乡镇卫生院已经全部联通,并且联接了20个村卫生室,下段将逐步向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延伸,逐步实现全覆盖。

二是推行规范化的诊疗制度。江华县出台业务诊疗流程、质控规范等文件,提高远程医疗质量和效率,推动诊疗规范化、质量考核同质化。如诊治中心根据卫生院上传的检查单进行严格审核,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及时打回并线上指导;对出现危急值的及时反馈并提出处理意见;对符合要求的检查单在5分钟,30分钟内发出诊断报告给乡镇卫生院。

出台《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域医共体药品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实现了县、乡、村药品目录一体化管理。疑难杂症由医院专家会诊并提出用药推荐方案,一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没有的药品由药品配送企业直接配送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确保有地方看病,有药治病。建立“瑶医百方”服务平台,对接县乡村中药目录系统,形成了上传处方、审方、煎药、配送、指导、培训、教育等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通过远程诊疗平台来指导解决“实施‘6S’(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管理”问题,促进内部规范,全县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外树形象、内强管理,医院综合管理水平,为病患提供安全、舒适、清洁的就医环境。

通过远程诊疗平台来解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问题,促进精准服务。

江华县坚持以健康为中心,按照建设“健康中国”战略要求,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素质与能力,转变服务理念,围绕“为辖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同期的健康服务”有针对性的做好签约服务。

该县将远程医疗平台与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相结合,一方面,远程医疗平台可将监控或因诊治录入的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患者推送给相应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提供诊治指导意见。另一方面,家庭签约医生可通过系统平台帮助一些外出就医不便的患者在家中治疗。对线上开具的糖尿病、高血压的处方,经药师审核后,乡镇卫生院统一采购,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到乡镇卫生院,再由卫生院公卫办医生或村医负责发放到患者手中。

江华县卫生健康局数据显示,截止年10月31日,全县利用远程医疗监管高血压例、糖尿病例、结核病88例,指导开具处方例,免费发放治疗药费30万元,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

《香港商报》是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年在香港创办,是中国政府唯一特许在中国内地公开自办发行和在全球加大发行的香港报章,读者逾亿(包括新媒体)。以权威性经济类新闻报道为主,读者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各国元首、省部高官、世界各地商界精英及中高层人士喜爱的报纸(每日发行中南海份)。

早在年,香港商报的公信力与发行量在全港64家中英文媒体中名列前茅。香港商报网站定位为“中国最好的财经新闻资讯中国最大的投资招商平台”,是全球华人点击率最高的华文新闻网站之一。

香港商報,立足香港,沟通两地,商通全球。香港商报是国务院新闻办直接领导、香港中联办代管的爱国爱港的香港主流媒体。香港商报、香港商报手机报、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fz/125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