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见证Jessie成长的第十九天,谢谢你的到来。昨天程老师讲起用户体验地图。今天休息,要不我作为一个用户去体验一下吧。选择一个不用花钱的地方,湖南省博物馆。当我把自己放在用户调研的状态,而不只是一个参观者的状态时,发现了一些可以改善的小细节。1首先,我是习惯提前在网上预约的,这次预约看到省博公布了一个消息“疫情期间,每天只接待人,需要提前网上预约,未线上预约谢绝入馆。”去的路上我就在想,如果是我爸妈想去省博看看,他们不知道还要在网上预约,这怎么办才好呢?到了之后扫兴离开吗?想到之前去西安博物院,取票时遇到一位旅客阿姨,说想在离开西安前看看。但是因为没有网上预约,被告知没办法进入。我觉得博物馆这样做是因为没有办法接受过多的不可控人流,但是这种做法,也挺残酷的。毕竟博物馆这样的文化产业在旅游中已经越来越重要,大家去一个地方,会想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博物馆是公众的场地,但以这种方式筛选掉了一批不那么懂规则以及不那么懂科技,但是想要了解博物馆的人群,这种做法可取吗?再者,并不是所有的游客都知道你的规矩。博物馆们是不是可以与当地的电信公司合作呢?给入境的旅客们发送一条短信提示并贴心附上预约链接(要官方,否则很容易被当成诈骗短信)。再或者,在交通工具上提醒旅客,“想要去游览博物馆,记得提前网上预约”。我想以这些方式,会降低游览难度,也会有更好的客户体验。这是我作为用户,感受不够好的第一个细节。2大家可以看看这张导览图,是不是有点吃力,至少得仔仔细细看很久才能看懂。我第一次去时,真的不知道应该怎样浏览,按照层数1-2-3?问工作人员后,才得知是先看二楼再上三楼,最后一楼。海报设计感很强,但对于我这样不擅长看图的,不实用。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方式,大字给标出来。这是我作为用户,感受不够好的第二个细节。3我一直不理解“湖南人A号展厅”的布展顺序。先是一排化石,直接过渡到青铜器,接着民族特色,再说新石器时代陶器,最后直接到汉代的明器和一些其他年代的器皿。我想可能是想要告诉参观者,湖南人的历史发展有这些特点吧,至于顺序和逻辑,我真的不理解。于是我问了第一位工作人员:“请问这个布展顺序是怎样子的呢?为什么先是一排青铜器,我需要去哪里找新石器时代的东西呢?”她给了我非常惊人的答案“你走过来的看到的东西是更旧的,往前走就是越新的东西,新石器时代的东西在前面。”我说“先是新石器时代,后来才有青铜器呀,新石器时代更老。”她再说“前面那不是青铜器”。拍照留证,这怎么不是青铜器?这个展厅到结尾时,我问了第二名工作人员同样的问题,是按照什么顺序或逻辑展出呢?她虽然没有说出第一位人员那样惊人的答案,但仍然讲不出道理。整个游览结束,我问了导览处的第三位工作人员。她明确告诉我,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出,但再问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也表示不清楚。需要问教育处布展人员。想了解一个基本信息,求知无门就算了,还得到错误到离谱的信息,这不该是一个“为公众提供知识”的场所应该带给我们的。这是我作为用户,感受不够好的第三个细节。4因为限流,省博的人数非常少。不得不说,这感觉还不错,很清静。不过,接下来请看几幅图片。所有多媒体都是关闭状态灯是关着的,意味着看不到完整信息讲解T型帛画的动画是关闭状态3D全息不开放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种感受,我们这人仍然是抱着敬仰之心,并提前预约进来的,这很不公平。难道人少就应该被敷衍吗?这是我作为用户,感受不够好的第四个细节。5汉代看重生死,讲究“视死如生”。所以汉代的微缩的小房子,其实是明器(也就是当时人为逝者刻画的世界,祝福他死后还拥有生前的东西;类似于现代的纸扎)。但博物馆上写的牌子是“建筑模型”。这时候刚好遇见一对情侣,女孩问“这个是博物馆的人做出来让我们了解以前的房子长什么样吗?”男生答:“是的。”......两方面,第一,我觉得博物馆将展示牌写成建筑模型有他的理由,可是对于旅客可能解析得不够合理。第二,为什么总有这种游客呢?什么都敢讲。是不是因为讲解不够到位。这是我作为用户,感受不够好的第五个细节。6接下来讲一些我觉得很好的方面,我觉得湖南省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大气”,不管是馆外还是馆内,都非常有设计感,很现代又非常庄重。馆内的工作人员们,都很友善。最后的话以上,是我作为用户调研的状态时观察到的。我觉得湖南省博物馆是一个值得进去仔细浏览的地方,是存放湖南文化底蕴的地方。我喜欢“湖南人展厅”的结束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们楚国人屈原的名言,也是我们湖南人应该有的精神。祝愿越来越好。而且,我们可以帮助它变得更好。Jesi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lt/109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