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发病机制 http://m.39.net/pf/a_6192732.html新闻 新闻黄埔 记者摇篮 ·本 13年前,我成为南方周末记者。 5年前,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南方周末。 记得有一首老歌这样唱到:“总是离别时刻,才知时光短暂。”其实,当年离开这里的时候,既没有流泪,也没有伤悲——虽然我懂得流泪,也知道伤悲。 而这一刻,我独自坐在窗下,看着街头飘落的细雨,却忽然有些凄冷的心境。或许,我们这些老周末人,真的需要一场心灵的仪式,感伤逝去的青春,哭泣消散的精神。 中国有句古话,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年7月,当我彻底决定离开时,对于这个媒体而言,曲未终,席未散,而我,则是应当离开了。 我是年7月进入南方周末的,当时的体制仍是采编不分,唯一不管版面的是朱德付和方迎忠。朱德付作为编委和记者部主任,应归属于领导序列,而方迎忠专司摄影。我的到来,或可以称为这个报纸的第一个专职文字记者。 后来的不长时间内,陆续来了孙保罗、曹西弘、方三文、余刘文、张平。这些怀着可以告人的目的的新闻圣徒,在精神领袖江艺平的影响下,开始了一段风云激荡的青春岁月。 年7月,刚好是我进入南方周末8周年,当年并肩战斗的兄弟,都已经先后离开了12楼,与广州大道中号挥手再见。留下我,“斯人独憔悴”。 早在年9月,我就有过一次蠢蠢欲动的念头——严格地说,不是“欲动”,而已经实际行动,我丢下一句辞职的口信,去了新华社正在筹备的《瞭望东方》周刊,被封了一个小吏:编委。 当时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静的,执行总编辑姜军再三动员,又邀请我到上海面谈,最终我决定辞别南方周末,加盟《瞭望东方》。 虽然这是新华社主办的新闻周刊,但对于出自新闻“豪门”的我这个普通记者,姜军先生给予了超级礼遇,亲自到浦东机场迎接,与一个漂亮的女记者手捧鲜花,迎候在出口。 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在南方周末8年,被人送花一共有过三次:第一次是在山东惠民县采访,我和北京的律师来到村口时,受到村民们的夹道欢迎,鞭炮声中,有村民给我和律师送上从野外刚采来的不知名的鲜花。 第二次,我从外地采访回到办公室,同事告诉我,有读者来送花,那一大束鲜花在办公室放了好几天。 第三次是在年生病住院,同事带着鲜花到病房看我。 姜军先生此举,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在精神上背负了巨大的压力。我想,这不仅因为他向来为人厚道,而且对我寄予了过高的期望。 就在我忐忑不安时,张东明给我打“看在我的面子上,我希望你回来,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我们尽量满足……”我说,什么要求也没有,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了,形成了惰性,换个环境,也许还能产生一点创新的动力。 紧接着,向熹也给我打电话,我能记住的就一句:“你能不能收回辞职报告?” 但是,让我放不下的是来自同事的挽留,特别是郭光东,我们是南方周末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再加上后来比我更优秀的法律报道记者赵凌的加盟,使得南方周末的法律报道,无论高度和深度,足以在新闻界形成霸主地位。 与此同时,我感觉南方周末的理念无法在《瞭望东方》生长,与姜军做朋友可能要比做同事好得多。得知我立足未稳就要退出,姜军非常失望,与我在上岛咖啡谈了一个下午。 我怀着对姜军极度愧疚的心情回到广州。算是因应我的问题,由陈明洋主持制定的内部职称制度改革,在僵持了一年之后,有了一个初步方案,老鄢和我分别被册封为高级编辑和高级记者,其他人暂不参与。 这时候,是年10月。 好像我根本没有离开一样,什么也没有发生,我重新回到这个团队,回到我熟悉的地方。但我发现,已经没有办法在这里安心工作了,我必须离开。 大约年7月,我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鉴于我已经不能胜任南方周末的工作,我决定辞去南方周末记者职务。”我把辞职报告交给了毛哲。 我去了法制日报社创办的一个新报纸《法制早报》,担任常务副总编辑。按照我的设计,《法制早报》将是一份“大法制概念”的全国性大型周报,得到了法制日报社总编辑雷晓路的认可——这一点也不奇怪,老雷就是南方周末的铁杆粉丝,在前面几次与我面谈期间,他说,每到周末,买一份南方周末放在枕头边上慢慢看,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多年。 但是,我对《法制早报》的定位,与时任社长刘迪一的观点发生了冲突,他想办一份面向北京市的法制类周报,目标对手是《法制晚报》。 尽管刘迪一是社长,我却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一份面向北京市的法制类周报”的定位是错误的,但我没有机会当面向他据理力争,陈述反对意见,否则可能会被他批得狗血淋头! 我压根都不知道这是一锅夹生饭。我那时候确实“很傻,很天真”,总以为所有的媒体都像当年的南方周末,能够让不同观点有畅所欲言的机会;所有的领导都像江艺平,有足够的耐心倾听来自下属的不同意见,容忍那些迥异的个性。 几乎就是依靠我一个人的力量,用一个月时间组建了采编团队,然后连续一周对他们进行培训。我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而《法制早报》的总编辑和一个副总编辑却穷极无聊,写了很多标语,贴满了走廊,连办公室的门上也是标语,只有我的办公室他们不敢贴。这让我突然想起了N年前在一本书里看到的话:南方人做广告,北方人贴标语。 类似的情节几乎每天都有发生,我除了反感,别无办法。因为他们只肯对我一个人的待遇执行特殊政策,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我无法引进高端的的人才,只能孤军深入,失败的命运实际上从第一天就决定了。 我本来就是个一身傲骨,蔑视权力的人,对于早请示晚汇报、阿谀奉承之类的潜规则,从小就疏于学习,做了记者偏偏又进入南方周末这样的地方,始终没有掌握这种技能。 在一次因为理念之争引发的冲突之后,我几乎是咆哮着表示,在办报理念上坚决不妥协!矛盾终于发酵到临界状态,让我一时变得极其非理性,拂袖而去。 我以失败者的身份黯然回到广州,投奔沈颢,度过了漫长而无所作为的4年,其心情真可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几番沉浮,我对自己的新闻生涯做了一个小结:第一个阶段以案件报道为主,且新闻操作手法比较粗放,报道中时常反映出浓厚的主观色彩; 第二阶段是相对理性的调查性报道,也是我的新闻业务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南方周末在此阶段登上巅峰,那一批骨干记者也同时扬名业界; 第三个阶段则是时政报道,报道的主要方向转向了法律制度,由此奠定了学者型记者的基础;第四个阶段主攻评论,基本不再从事日常报道业务。 但是另一方面,这么多年来,除了熟悉新闻业务,略懂法律外,实在身无长物。当我以自己一贯的为人处事法则面对现实时,现实却是那样的残酷,而我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生存能力非常糟糕。 几乎就在一夜间,我终于大彻大悟——我早已从“天上”回到“人间”,从一个曾经童话般的世界,回到纷繁的世俗社会。我需要重新学习生存之道。 年3月,我再次告别广州大道中号,第二次进入北京的新闻界,与老同事朱德付等携手创办《中国周刊》。 如今,我已经不再年轻,除了江艺平仍习惯性地称呼“小郭”外,“老郭”成了我的正式称呼。但是,这一次,我又该如何面对一个崭新的环境呢?我甚至用疑惑的心理向自己发问:“老郭”真的成熟了吗? 历史终将被尘封,记忆总会被湮没。当南方周末25周岁的时候,她走过一个轮回,走出“孤岛”,重新与世俗的社会融为一体。而我们这些曾经被她深深感染的新闻圣徒们,也将在世俗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总出品人/传媒指导老师_陈安庆 ◆统筹编辑_宁慧 ◆视觉编辑_陈婧怡 ◆责任编辑_何瑾、刘爽、赵俊蓉、董倩 ◆出品单位_南方传媒书院 「招生 南方传媒书院 」年秋新学期 經世致用,實事求是。心憂天下,敢為人先。 相容並蓄,博於問學。明於睿思,篤於務實。 湖湘文化精神传承 与南方传媒书院9年实践 南方传媒书院秋季课程表 一、财经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发展和流派 (财经杂志、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 二、确定调查性报道的选题: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三、寻找采访对象:利用社交和社会资源找人的操作技巧 四、采访(上):新闻采访方法论 五、采访(下):调查性报道探询真相的20点提示 六、新闻报道写作:讲故事的艺术——寻找最好的文本和角度 七、编辑:防止虚假新闻顺利“拆雷”、“排雷”的科学与艺术 八、财经特稿、调查性深度报道与系列报道 九、新闻职业伦理:媒体人的诱惑与禁忌 十、法制报道:法律术语和报道规制专业表达范式 十一、灾难报道中的人性关怀和报道规范 十二、全国两会与中国政治观察 十三、金融证券深度报道:逻辑、故事、结构与视角 十四、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融媒体与全能记者的培养 十五:国内几家主流媒体的新闻采编规范(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瞭望东方周刊、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湖南卫视、东方卫视) 十六:国内主流媒体的采编管理规范(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南方周末) 十七:全媒体融合下的常用实用软件应用——网络三剑客: AdobeDreamweaver、AdobeFlash、AdobeFireworks 十八:新闻职业素质培养 (新闻发现力、洞悉力、新闻角度、沟通采访口才养成) 十九:湖湘文化(从曾左胡彭到毛泽东)在新闻道德培养方面的应用 二十:新闻发布会模拟采访、记者遴选中的结构化面试、驻点调研 和无领导小组讨论 (以上均为地面实体课程。) ——————————————————— 南方传媒书院主讲导师:陈安庆先生 安徽濉溪人,生长于宁夏银川,国内首家新闻私塾()---南方传媒书院(原深度突击新闻公益私塾)创始人、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客座教授、资深媒体人——曾担任新华网湖南频道副总编、银川晚报社副总编、《瞭望东方周刊》资深记者、《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采编中心主任、人民网江苏频道采编中心主任。大学毕业后任职湖南电视台卫视频道、湖南经济电视台《法制周报》、《潇湘晨报》》深度报道部,先后担任主力、首席记者。中国第一代调查记者代表性人物、一线十三年采编经历,职业媒体人。擅长时政报道、调查性报道,财经报道,参与创建《法制周报》、人民网江苏频道等主流媒体采编平台。 届别:南方传媒书院第10期 时间:年9月-年1月(周末、公休日) 地点:中国湖南长沙 授课形式:面授 招募学生范围: a国家公立统招全日制大学;本科、研究生(大一、研一); b高考语文成绩分以上、文科综合分以上两者兼具者优先;男生优先; c德才兼备、学业人品俱佳; d有理想、有情怀、有野心、有抱负、有文笔、有创意. e争强好胜、A型血摩羯座、天蝎座学霸型才俊优先。 f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 g智商、情商、韧商三商俱全、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三观健康。不偏执、不拖延、不散漫,擅于团队合作。 专业:新闻、中文、经济学、金融、财管、法律、哲学 学制:3-4年 本课程专注新闻公益教育,传媒业界名师讲课,费用全免。南方传媒书院 (原深度突击) 南方传媒书院(原深度突击)——创建于年,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在校学生和青年记者打造的新闻教育平台。有意加盟,新闻大一,研一学子可申请报名,经笔试合格,考察遴选值得培养的全免费。希望交流,新闻传媒研究\媒体战略制定\企事业单位新闻发言人、通讯员培训讲座\媒体新员工培训\媒介商业合作咨询\新闻考研培训\企业策划和广告推广\招聘推荐传媒人才等涉媒实务,联系指定,向下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南方传媒书院9周年H5自制宣传大片(继续向下看点击左下方哦)↓↓↓↓↓↓↓↓ 陈安庆老师ChenAnqing 欢迎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