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立足于分析语言本体,阐释语篇中的权力不平等现象,进而实现对社会权力的批判。本文以日本《产经新闻》关于美国副总统彭斯年10月4日在哈德逊研究所发表的对华讲话的社论为分析对象,采用Fairclough的社会文化-话语辩证关系分析法及其话语三维分析框架,并在文本描写阶段结合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从及物性以及相关词语意义与表达的角度进行剖析,阐释《产经新闻》在此次事件报道中的意识形态体现及其背后的社会政治文化原因,从语言学视角考察“彭斯讲话”的日方报道。 关键词:彭斯讲话;批评性话语分析;三维分析框架;产经新闻 中图分类号:H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08 1.引言 年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在美国“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发表了极具攻击性的对华政策讲话。此次讲话延续了特朗普政权一贯的对华态度,可谓中美建交四十年来的“最强战书”,被部分媒体定义为“新冷战”话语。事实是否真如上述所言另当别论,至少在当前世界格局下,有必要考察世界其他国家对彭斯讲话的报道取向。 日本作为我国的重要邻国,被称为“美国对华桥头堡”,其主要媒体报道彭斯讲话的语言选择有何特点?其中又体现了怎样的意识形态?学界对此事件相关报道尚未展开话语分析研究。本文采用Fairclough的社会文化-话语辩证关系分析法及话语三维分析框架,分别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对日本《产经新闻》10月6日社论「『ペンス演説』を歓迎する」(《欢迎“彭斯讲话”》,下文简称“产经社论”)展开批评性话语分析,同时结合彭斯讲话英文原文,分析产经社论对报道源文本的选择性,以此揭示《产经新闻》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取向,并剖析产经社论话语得以产生的深层社会政治文化原因。 2.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框架 新闻话语作为一种承载和传播信息的渠道,历来受到话语分析学界的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