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段智文、林志祥、陈慧、欧昌辉又到一年中考季,既有喜来又有忧。选择什么样的高中成为了不少家长最迫切又最纠结的问题。著名的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过:“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的教育。”这话说得太好了,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择校时的最大误区就在于总想着给孩子找最好的学校,而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什么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 也许下面这几个孩子和家长的亲身体会能给你一些启示: 刘书静:年,我初中毕业,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我选择了郴州市三中。三年后,我明白了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我是一个不让老师们省心的学生,不经意间总会弄出一点幺蛾子,但当我迷茫痛苦时,是老师一次次把我从悬崖边拉回来。我还记得晚自习时与老师亲切地交流。我更不会忘记,疫情期间,我整天浑浑噩噩,是老师的关心和引导让我振作起来。我还记得学校给我提供了短暂的衡水之旅,但我最终选择留在三中继续完成学业。在成长路上,我们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幸好有老师的鞭策和无微不至的关心。如果不是三中老师对我格外的关心和帮助,我不知道像我这样不让人省心的孩子能考上湖南大学吗?三中三年的学习经历将成为我一辈子的精神财富。对我而言,三中的老师就是最优秀的老师。 李宣蓉:年,我毕业于实验中学,升高中时,我选择了郴州市三中,因为三中有一支“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的教师队伍。记得刚来三中时,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是倒数。但老师们没有放弃我,在老师们的鼓励帮助下,我的成绩突飞猛进,最后考取了武汉理工大学。我十分感谢教育过我,关爱过我的每一位老师,你们的肯定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老师,谢谢三中给予我的帮助! (李宣蓉) 刘文星妈妈:年,我们家老大刘文星初中毕业,他在九中排名多名,这样的成绩,让我们很难选择,一中二中三中三所学校到底哪所学校才是最好的选择呢?当时,我们真的一点主意也没有。后来,我们被三中招生老师的诚心打动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选择了三中,年,我们家老大考了多分,被东北大学录取。老大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最好的学校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学校。这一年,我们没有犹豫,直接让老二到三中就读,结果,三年后,老二又考了多分,被湖南师范大学录取。现在,我们家老三也在三中就读。 刘文星妈妈讲道:有人曾问,为什么我们家三个小孩都坚定地选择了三中,我想,这不仅仅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份情怀;是一份信赖,一份对三中领导和老师们的信任和肯定;更是一份感情,一份厚重的感恩之情。我们真诚地感谢所有帮助过孩子们求学求知的恩师们,谢谢您们!没有三中就没有我们家三个孩子的今天。虽然老大和老二已经毕业了,但是恩情不灭,感情长存。 曾祥宸奶奶:“欧老师(曾祥宸高中时的班主任),你们的心肠真是太好了,同情曾祥宸,关心祥宸,真的很感谢你们,我老太婆只会嘴上说,也不能为你们做些什么。我经常听祥宸说到还有几个老师对他都很好,大学放假后有好几次都想去见见那几位老师。我心里很清楚,没有您欧老师的帮助,他根本上不了大学,也是您陪他度过了这艰难的三年,所以我和祥宸都很感谢您”。 肖守健妈妈:年,我的孩子初中毕业,在选择哪所高中的问题上,我和孩子纠结了一晚上。最后还是三中的欧昌辉老师点醒了我:择校不如择师。于是我们毅然选择了三中方晓囡老师。从高一开始,孩子的成绩总是起起伏伏,每一次老师都是耐心找他谈话,安慰他,鼓励他。高考前夕,孩子压力特别大,我和老师一起帮助他缓解压力。最终他高考考了分,被湖南大学录取。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真是幸运,遇到欧老师帮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遇到了方晓囡、闫冬枚和谢文胜等负责任的老师,感恩三中! 在郴州市城区,郴州市三中确实不是最好的学校。可是对刘书静、李宣蓉、刘文星、刘文萱、曾祥宸、肖守健等学子而言,郴州市三中又是最好的,因为在这里有最适合他们的教育。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把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给孩子煮鸡蛋,自费帮孩子印资料,给孩子上免费辅导功课,关心家庭困难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