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商报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布了《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该报告数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及其制定的各项新闻出版统计制度自下而上采集而成,汇总了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的新闻出版产业数据,统计范围包括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及出版物进出口等新闻出版业务,基本实现了由产品统计向产业统计转变,由行业统计向社会统计转变,由国有经济统计向多种成分经济统计转变。 《报告》分为综述、产业结构分析、产品结构分析、地区结构分析、单位数量及就业人员情况分析、出版传媒集团分析、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分析、产业基地(园区)情况分析8部分,与去年相比去掉了图书出版单位规模评价部分。 本文摘录部分数据,以飨读者,更多内容详见商报网站。 1 产业经济总量规模 年,数字出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在全行业中占比继续提高;出版物出口金额稳步增长,数字出版物出口大幅提升;电子出版物版权贸易实现大幅顺差。图书出版增长趋缓;报刊出版总印数、总印张和营业收入继续下滑,但报纸出版降幅趋缓;印刷复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趋缓,占比继续走低;出版物发行营业收入平稳增长。 “看点:新闻出版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3万亿。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较年增长9.0%;利润总额.0亿元,增长7.8%;不包括数字出版的资产总额为.3亿元,增长6.2%;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为.5亿元,增长6.1%。 新闻出版产业增长情况 新闻出版产业结构 单位:亿元,% “看点:图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年,全国共出版图书50.0万种,较年增长5.1%;总印数90.4亿册(张),增长4.3%;总印张.2亿印张,增长4.6%;定价总金额.0亿元,增长7.1%。图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增长1.2%;利润总额.3亿元,增长7.2%。 图书出版总量规模 单位:万种,亿册(张),亿印张,亿元,% 总量指标 数 值 较年增减 品 种 49.99 5.07 总印数 90.37 4.32 总印张 .21 4.58 定价总金额 .96 7.10 营业收入 .31 1.19 利润总额 .29 7.18 电子出版物出版总量规模 单位:种,万张,亿元,% 总量指标 数 值 较年增减 品 种 -2.53 出版数量 .66 35.57 营业收入 13.20 6.37 利润总额 2.42 4.31 数字出版总量规模 单位:亿元,% 总量指标 金 额 较年增减 营业收入 .85 29.91 利润总额 .84 27.89 出版物发行总量规模 单位:处,亿元,% 总量指标 数 值 较年增减 出版物发行网点 -0.33 营业收入 .61 5.96 利润总额 .97 8.59 出版物对外版权贸易构成 单位:种 对外版权输出增速加快,数字出版物出口占出版物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年,全国共输出版权种,较年增长6.3%,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输出出版物版权种,增长10.7%,提高9.2个百分点,且较引进出版物版权增长速度高出3.2个百分点;电子出版物版权贸易实现大幅顺差,净输出种,增长.5%,输出品种数量为引进品种数量的5.8倍。全国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8万美元[3],增长5.0%,其中数字出版物出口.3万美元,增长29.1%,占全部出口金额的27.7%,提高5.1个百分点。 2 产品结构分析 “看点:主题出版、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彰显,服务大局能力持续提升。在年度单品种印数排名前10的书籍中,主题出版品种继续占据半壁江山,《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年版)》当年总印数超过万册,《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总印数超过万册,《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总印数超过万册。《时事报告》平均期印数超过万册。《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等报纸平均期印数均超过万份,《人民日报》平均期印数稳居综合类报纸第一。 “看点:图书出版结构进一步优化,本土原创文学和少儿类图书表现抢眼。年,出版重印图书23.8万种,增加2.2万种,增长10.3%;重印图书51.2亿册(张),增加5.0亿册(张),增长10.9%;重印图书品种与总印数增速均大幅超过新版图书,反映出常销书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书籍单品种平均印数继续增加。少儿图书出版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品种4.4万种,增长19.1%,总印数7.8亿册(张),增长40.0%。《平凡的世界》《曹文轩纯美小说·草房子》等8种本土原创文学、少儿类图书当年累计印数均超过万册。 “看点:当年累计印数超过百万册书籍与年相比,当年单品种累计印数超过万册书籍品种增加41种,排名第10位书籍的累计印数较年排名第10位书籍增加22万册。 年单品种累计印数排名前10位的书籍 “看点:数字出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对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超三分之二。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较年增加.0亿元,增长29.9%,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24.2%,提高3.9个百分点;对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67.9%,提高7.7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与增长贡献在新闻出版各产业类别中继续位居第一,已成为拉动产业增长“三驾马车”[1]之首。网络动漫营业收入增长.7%,在线教育营业收入增长39.4%,势头迅猛,增长速度在数字出版所属各类别中名列前茅。 数字出版营业收入增长情况 “看点:报刊出版仍面临严峻挑战,报纸出版主要经济指标降幅趋缓。与年相比,期刊出版总印数降低6.3%,总印张降低9.4%;报纸出版总印数降低9.3%,总印张降低18.5%;平均期印数超过百万册(份)的期刊和报纸分别减少3种和1种,平均期印数前10位的报刊总印数继续整体下降。但市场定位和读者对象更为明确的专业类、读者对象类报纸,总印数降幅分别为3.6%和1.0%,低于整体降幅5.7个百分点和8.3个百分点,反映出报纸出版供给侧的专业化、细分化改革成效初显。报纸出版主要经济指标下滑速度趋缓。报纸出版营业收入降低7.6%,较年收窄2.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降低15.7%,收窄37.5个百分点。43家报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降低2.5%,收窄4.4个百分点;受益于投资收益与补贴收入等大幅增加,利润总额止跌回升,增长59.4%,提高.5个百分点;营业利润出现亏损的报业集团29家,减少2家。 报纸总印数、总印张与营业收入变动情况 “看点:企业占比继续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更趋活跃。 年,民营企业共有12.7万家,增长2.8%;占新闻出版企业法人单位数量的85.0%,提高1.0个百分点。在印刷复制企业中,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89.5%,较年提高0.9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占89.3%,提高0.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占90.3%,提高0.7个百分点。在出版物发行企业中,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占68.3%,提高0.7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占66.7%,提高1.0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占68.0%,提高0.6个百分点。 “看点:数字阅读与纸书阅读此长彼长,“听书”正在成为新兴阅读方式。 年我国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年略有提高。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提高4.2个百分点;成年国民手机阅读率为66.1%,提高6.1个百分点。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8%,提高0.4个百分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5.0%,提高3.9个百分点。国民听书率达到17.0%,“听书”正成为国民新兴阅读的重要方式之一。 3 区域实力排行 地区规模分布仍不平衡,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10位地区营业收入占到全国的74.6%,与年基本持平;东部地区省份继续占据前7位,但北京被山东、浙江和江苏超越。 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10位的地区 综合排名 地 区 综合评价得分 年排名 1 广东 2. 1 2 山东 1. 5 3 浙江 1. 3 4 江苏 1. 4 5 北京 1. 2 6 上海 0. 6 7 河北 0. 7 8 安徽 0. 8 9 福建 0. 9 10 四川 0. 11 增长速度前10位的地区 4 出版传媒集团 “看点:百亿级出版传媒集团集群基本形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加深。全国家图书出版、报刊出版、发行和印刷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较年增加.3亿元,增长15.8%;拥有资产总额.5亿元,增加.4亿元,增长8.7%;实现利润总额.6亿元,增加49.4亿元,增长20.0%。家图书出版集团、报刊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书报刊出版和出版物发行主营业务收入的74.5%,提高6.9个百分点;拥有资产总额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资产总额的84.0%,提高2.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利润总额的62.6%,提高7.9个百分点。共有16家集团资产总额超过百亿元,其中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和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6家集团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均超过百亿元,“三百亿”集团阵营增加2家;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集团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百亿元。 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10位的图书出版集团 说明:综合评价得分系选取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和利润总额四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SPSS直接计算所得,仅用来显示各单位的相对位置,负数并不代表负面评价。 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10位的报刊出版集团 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10位的发行集团 5 出版传媒上市公司 “看点:上市公司主业挺拔,产出利润快速增长。年,33家在中国内地上市的出版传媒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增加.1亿元,增长20.7%;实现利润总额.6亿元,增加36.7亿元,增长27.4%;拥有资产总额.4亿元,增加.8亿元,增长26.5%。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均超过百亿元,共同组成“三百亿”公司阵营;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额首次超过百亿元,“百亿”公司达到11家,占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总数的三分之一。出版公司主业挺拔,出版、发行、印刷继续保持核心主业地位。全部10家出版公司的出版、发行、印刷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平均为61.0%,其中,7家公司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在境内外上市的股市流通市值 前10位出版传媒上市公司 单位: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内地上市的营业收入前10位出版传媒上市公司 单位: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内地上市的出版公司营业收入 单位: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内地上市的发行公司营业收入 单位: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内地上市的新媒体公司利润总额 单位:亿元人民币 6 产业基地 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规模进一步壮大,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年,30家国家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共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拥有资产总额.5亿元;其中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园区)营业收入较年增长17.4%,资产总额增长36.6%。7家基地(园区)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均超过百亿元,其中6家为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园区),新增广东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和西安国家数字出版基地2家。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营业收入突破亿元。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园区)的营业收入 单位:亿元,% 相关阅读: 看表识势丨中国出版产业最新数解 赞赏 长按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