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70222/5229140.html 访调对接有实效,银调为民见真情。日前,上海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以下简称“银调中心”)受理了一起由上海市静安区信访办委托调解的存款纠纷案件。在银调中心的积极协调处置下,妥善化解了纠纷,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取款难”的问题,并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法制特勤组》栏目播出,以下为相关报道实录(时长6分23秒)。 案情简介 今年年初,吴老伯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四张存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存单,本金共计元,加上20多年的利息共元。但吴老伯去银行取款时遇到了困难,银行表示这几张存单因年代久远,当时是手写的,未录入存款人身份信息,根据相关规定,需对存单进行实名认证公证和遗产继承公证才可取出,两项公证所需费用达元。吴老伯认为费用相较于本金过高,不通情理,对此不满,向静安区信访办进行投诉。 静安区信访办经评估,征得吴老伯同意后将该案件转办至银调中心处理。这是银调中心受理的首起直接从信访机构转办的“访调对接”案例,减少群众诉求在多部门之间的流转,可大大缩短群众信访诉求的处理时间。 受理该案件后,银调中心调解员耐心向吴老伯解释了银行所提要求的合规合理性,取得了吴老伯的理解和认可;其次,经调解员细心梳理,发现吴老伯父亲此前已对大部分遗产进行过公证,于是结合案情实际,利用银调中心已达成的“公调对接”机制,协助吴老伯对此前的遗产公证进行了补充公证,在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处理间找到平衡点,最终帮助吴老伯顺利取出了存单金额。 本次存单纠纷案件是银调中心在上海银监局指导下与上海市信访办初步达成“访调对接”合作意向后,受理的首例信访机构委托调解的案件,不仅标志着“访调对接”实践工作的正式落地,做到矛盾纠纷不升级,就地解决,也是银调中心始终坚持全流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精神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良好体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ly/117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