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扶贫的味道 文/张正望这两年,因为扶贫工作的需要,我常常下村。丹青镇白云村,是我的扶贫联系户的地址,吉首市地名志上原来写的是排绸乡白云村,现在“有问题地图”上,还这样标注着这个老地名。年撤乡并镇后,排绸乡成为历史记载,白云村变成了丹青镇的建制村。我查过吉首地图,知道白云村的周边有泸溪的梁家潭、古丈的坪坝、吉首的香花等村寨,离吉首城区约60公里。白云是一个好地方,据说早在几百年前,这里就是出贡米的地方,只不过全村多亩水田只有八十来亩能生长出曾经进贡朝廷的大米。刚开始,我也很纳闷,为什么同在一片山坡上,其它的田土怎么生长不出同样的贡米来呢?问缘由,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有的说是土壤,有的说是阳光,有的说是谷种,有的说是地磁场,把地球的经纬线也扯进来了,越说越神奇,但都没有一个专业的解释,我这个农业外行到村里搞了两年扶贫,至今也没搞清场原因在哪里。我自年联系白云村的四户贫困户来,曾多次驾车从吉首鸦溪上高速,到河溪婀娜下高速,走国道,过潭溪,跑乡道,爬山路,穿过朱雀洞、河坪、大兴、高寨等许多村寨,来到这深藏白云深处的苗寨。每次车在大山中穿行时,沿着清澈的丹青河水,拐一个弯,是一道田园风光;上一个坡,是一幅山水画卷。时而烟雨濛濛,时而雾霭漫漫,时而雨雪霏霏,时而莺飞燕舞。路边的风景总是弯弯曲曲的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从不让我利利索索一览无余,这般羞羞答答而又自然坦率地妩媚,让我一路上精神不断为之亢奋。每当车在山坡上爬,隔着车窗俯瞰山谷里山环水绕的美丽苗寨时,“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勾引得我不由自主地减缓车速,仔细地打量她的身段,那真是,多一分嫌肥,少一分怕瘦,清纯而又柔美的姿态,令我禁不住停下车来,伫足山头,眺望美色。山里的景致,实在是太让人迷恋和沉醉。我时常在脑中思考,或许丹青名称的由来,就是因了这方如画般地山水和点缀地恰到好处的村落吧。时间过得真快,往事历历在目,记得刚进村时,我写了一篇《白云深处》的文章,叙述了我的联系户的状况,对村里的贫困深有感触:饮水没有保障,公路没有通畅,村部没有建好,产业没有人搞……。一晃两年过去了,而今家家户户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通组公路修到了房门前,三层楼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拔地而起,光伏发电的效益给村民送来了红包也让村里有了集体经济收入,太阳能路灯让曾经黑夜里伸手不见五指的苗寨变成镶嵌在大山里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一件件扶贫实事的落地、一个个扶贫项目的实施,如今的白云村已是旧貌换新颜。年底,通过各级考核验收,白云村如期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我的四户联系户也实现了脱贫目标。今天是个好日子,我的联系户陈千家杀年猪。他提前一个星期就约了我,说杀猪那天一定要来他家吃杀猪肉。揣着千家的这个快乐约定,一大早,我就从吉首出发,还是每回进村走的现路,虽然天气寒冷,树枝上挂满了晶莹的冰棱,但心情格外舒畅,浑身充满了暖意。记得去年第一次到他家时,我们还一起盘算脱贫的计划,喂猪、养鸡、种稻子、栽苞谷、外出务工……想了一大堆力所能及的帮扶办法。千家是个勤劳肯干的人,通过一项一项的落地实施,汗水浇灌,辛勤培育,政策给力,开花结果。回想这两年来,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特别是每当他从一个个贫困的纠结中挣脱出来时,每当我生病住院听到他从大山里用手机给我送来温馨地问候时,那快乐与幸福的味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在这深度贫困的大山里,能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看病住房养老上学都有保障的安心生活,谁不开心。我为他的脱贫感到欣慰。欢喜的心情让我来了些冲动,路过潭溪镇时,我特意到镇上的小超市买了两瓶酒,寻思着要和千家好好喝两口,痛快痛快。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白云村,和湘西所有的村寨一样,围绕在寨子四周的,是连绵不绝的群山;村民的房屋都建在坡上,高高低低弯弯扭扭的村组公路把散落在山旮旯里的寨子串连起来;山中飘荡着白色的雾霭,像村子里外出打工人的乡愁一般,终年萦绕在房梁屋顶院坝篱笆和所有留守在家人的心头上,久久难散。白云村,是名副其实的白云村。每回去村里,我都要想起杜牧的那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好像这首诗是专为白云村而写的。“来了蛮。我到屋里等你啊!”千家打电话催了。“我都到屋门口了。”我一边回话,一边朝他屋快步走去。千家的门前有一个小院子,猪已杀好,帮忙的人吃过早饭,都散走了,空气中飘散着一丝丝血腥味,地上还摆放着一些门板、锅盆等东西。“快进屋坐,外面好冷。”他满面笑容地一边收拾着场子,一边把我让进灶房的火坑边。帮着他收拾东西的还有位男子,看上去年纪不是很大,开始我还以为是邻居来帮忙的,后来千家介绍说是他的弟弟。我有些诧异地问:“千家,你都快八十的人了,这个年轻的弟弟今年好大年纪了?”见我问,那位男子回说:“今年快满七十了。”“真看不出,我还以为你才五十出头呢。”“这是我二弟,叫千旺。我有四弟兄:千家、千旺、千强、千富。”千家一边往火炕里添柴禾,一边特意把弟兄几个的名字介绍给我听。“家、旺、强、富,这名字取得好。千富,我知道,身体不好,也是我的联系户,千旺今天是头一回见,千强还没看到过。”我接过千家的话说。“我和千强都到吉首住,带孙,儿女也都到吉首打工,平常都没回来。今天我哥杀猪,专门赶过来帮忙的。”千旺回道,说完,便忙着去炒菜了。“今年脱贫了,明年有什么打算?扶贫政策三年不变,要保住脱贫成果不返贫,我们还要一起攒劲搞。”坐在火炕边,我与千家聊了起来。“搭帮扶贫政策好,今年虽然脱贫了,但我一直到想,总不能紧靠别人帮,还得靠自己勤劳致富。我划算来划算去,还是种油茶上劲些。挂果后,我可以年年受益。有了稳定收入,就不怕再返贫了。”千家信心十足地说。“地怎么解决?”我问。“土地承包继续延长三十年,这让我吃了定心丸。我把几弟兄的地都开发出来,再帮村里闲置的地租起来,搞个百把亩没有问题。”“这是个好项目,别人也有现成的经验,隔壁的锦坪村油茶开发得就比较成功。油茶种植技术不复杂,搞好了,也是个长期见效的项目,有了这份产业,你可以说是彻底脱贫了。我支持你。”我为千家鼓劲。火炕烧着旺火,从他泛着红光的脸庞上流露出的向往的表情,我看到了这位苗族老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我们正聊得起劲,千旺已把菜弄好了,扎实一锅,往火炕的三角铁架上一搁,香气扑鼻。在充满温情愉快的气氛中,我们围着火炕,肉鲜味美,酒香情浓,把盏言欢,其乐融融,欢声笑语跑出房门,带着火热的气息在寒风中飘荡。我想,两年的时间在人的一生中不算太长,但我们用真情信任搭起的桥梁,已经让彼此的心紧紧相连。从千家屋出来准备离开白云村时,他给我砍了一块新鲜猪肉,让拿回去给家人也尝尝鲜,还特意送我两蔸自家地里栽的大白菜,说经霜打过的白菜脆甜脆甜的,特别好吃。他用塑料口袋帮菜装好,执意要我带回去。我说什么也不肯接受,抬腿便往屋外走,不料他早有准备,一手提着口袋,一手死死抓住我的手不放。“乡里人没有什么好东西,莫看不起。你不拿,我不放你走。”他满脸急得通红,硬要把口袋塞到我手上。望着老人执拗地神情,我若再不接,他当真会认为我看不起人了。虽然与他推来搡去的费了不少劲,但此时此刻,我提着口袋,心里充满了温暖,那是带有体温能触摸得到的亲切。这分亲切,让我渐渐体会到了,这就是扶贫的味道,也是幸福的味道,甜蜜的味道。“有了稳定收入,就不怕再返贫了”。返程路上,我反复咀嚼着千家这句话的深义,想到他充满信心的打算,对真脱贫、脱真贫的含义有了更真切地理解。我把贮存大脑中两年扶贫的文档备份刷新,一份新的责任在心里开始生成……作者简介:张正望,土家族,湖南省吉首市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湘西州商务局二级调研员。先后毕业于湖南省商业专科学校(今湖南省商学院)无线电专业、吉首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班。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发表的诗歌、散文、小说、论文百余万字。推荐阅读本刊编辑部‖首届“畲族杯”全国散文大奖赛征文启事 本刊编辑部‖第三届国际东方散文奖有奖征文启事 主办:《东方散文》杂志社顾问:林非贾平凹万伯翱 韩石山许晨石楠 社长:刘云龙 总编:憨仲 副总编:蔡永祥毛小东 总编助理:冯小军李婷 编辑部主任:白冰 值班编辑:魏玉玲选稿编辑:张波 责任编辑:杨玉泰国际军张广利许玉红 李建文陈庆连丁素路曼曼 统一投稿邮箱:dfsw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ly/134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