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涵养出独特精神气质 节目主持人以真实的个人身份来代表电视机构为观众报告新闻以及文化娱乐资讯,以纯熟的技巧和双向交流的传播方式完成有效传达过程。 电视节目的快速发展,要求主持人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稳定的心理素质,优秀的主持人更应具备敏锐的发现力、快速的反应力、深刻的思辨力及不竭的创新力。 已故知名电视人陈虻曾做过以下表述:“什么样的主持人在我眼中是优秀的主持人?思维个性是好主持人与差主持人之间的区别。”他认为,未来主持人的竞争,主要是“思维个性”的竞争。 播音大师齐越也曾说过,“主持人综合素质优劣,是其主持水准高低的黄金标尺!” 观众能够记住的主持人面孔,并非一张张漂亮的脸。受到欢迎的主持人尤其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大都出自经过多年历练的记者编辑。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鼻祖克朗凯特,从事过30多年一线新闻报道,大学时代就担任校园记者,在合众国际社工作期间,报道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白岩松、崔永元、敬一丹、何炅、汪涵、孟非等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够赢得观众喜爱,凭借的并非高出常人的“颜值”,而是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独特的精神气质。他们有着极为相似的经历,都做过多年记者或者长期在编采一线工作过。 白岩松、崔永元和敬一丹曾任广播记者,汪涵在栏目组做过各种杂务,孟非扛过多年摄像机,何炅的工作单位虽然是大学,但始终跟各种电视节目打交道。 他们的另外一个共同点是热爱读书、兴趣广泛,善于从社会各方面汲取营养。 电视节目主持人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良好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扎实的新闻写作和编辑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才能应裕自如。 有了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自身独特的精神气质,也才能赢得观众长时间的真心喜爱。 二、拒绝表演,坦诚面对自己的知识短板 电视节目主持人尤其是访谈类新闻节目主持人常常需要面对被采访对象。在语言上你来我往的“较量”过程中,主持人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专业素养是否扎实暴露无遗。 遇到自己不甚了解或者完全陌生的领域,如何应对?笔者认为,此时切忌不懂装懂,否则有可能面对极其尴尬的局面,甚至难以收场。 据说,光线传媒面试主持人时,有一个经典考题———“昨日黄花”与“明日黄花”有何区别?大多数应试者会绞尽脑汁试图向考官解释明白两个词汇的异同点。其实,“昨日黄花”一词并不存在,它是“明日黄花”这个成语的习惯性错用,不需要多做解释。 电视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不能把自己定位为“艺人”,在演播室里“表演”。遇到自己的知识短板时,最好实话实说,虚心向专家请教,当自己听明白并理清思路时,再“接招儿”继续进行语言碰撞。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切不可自作聪明,作茧自缚,否则只能造成鸡对鸭讲,驴唇不对马嘴,让被采访对象无言以对或者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世界上没有全知全觉的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经历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在知识储备上有差异是十分正常的,没有必要掩饰自己在某些领域的“无知”。 坦诚面对自己的知识短板,会留给观众真实可靠的印象,能够赢得受众长久的信任。 三、培养不可替代性竞争力,做专家型主持人 央视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说过:主持人最后拼的是人格和个性。传播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的产业化、运作的市场化,界定了主持人的职业化。以新闻节目为例,它要求主持人通过深刻独到的见解,对新闻做出到位的解读,既可以在现场报道新闻,又可以在演播室内现场评论新闻。 有个性的才是独一无二的,才是不能被取代的。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要求一贯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为特点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打破千人一腔、万人一调的传播方式,真正找到自己的风格,树立起自己的个性,赢得受众的北京治白癜风医院白殿疯早期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