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下连续高温的省城,济南市排名第一位的副市长徐群的突然辞职,也许是少有的能比天气更加火爆的话题。 随着徐群的“弃政从商”,近4年来,已经有7位山东厅级官员,飞越体制的高墙,世俗的评判,追寻自己的人生选择。 从去年开始,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已经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打破山东的“官本位”痼疾: “要破除‘官本位’思想,在全社会培育创新创造、尊重企业家的土壤,这比眼睛只盯着项目、资源重要得多。” 而从政治语境跃进到现实选择,7位一度主政一方的厅级山东官员,毅然辞去公职,下海经商,为破除“官本位”做出了行动注脚。 尤其是徐群的辞职,更是山东乃至全国少有的,商而优则仕,又从体制内回归商场的政商“旋转”。 从弃政从商到政商“旋转”,如今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山东,能否从此撕开一条裂缝,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4年7位山东厅官辞职,意味着什么? 4年前的年6月,菏泽市人大常委会 转战商场——从商或许是官员离职之后最普遍的一条出路。在年的胡润百富榜上,排名、身家亿元的广州企业家潘伟明25岁时已经成为广州从化最年轻的镇长,但最终还是决定离开公务员位置。 投身学术——厅官一般都是高学历群体,因此,不少厅官在从政多年后选择重返象牙塔,投身学术。 就任高管——就任企业高管也是不少官员的选择。其中,互联网行业最受欢迎。年,杭州银行行长俞胜法加入蚂蚁金服。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原新闻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陈熙同于年5月出任副总裁。现任滴滴首席发展官的李建华在加入滴滴之前,也曾在政府部门任司局级干部。 为什么要下海?官员们各有各的理由 辞职原因是公众 收入低晋升难——年,28岁的四川省古蔺县石宝镇副镇长赵光华“高调”辞职,赵光华直言,最大的困扰是收入不行和上升空间有限。 年5月,30岁的黄艳辞去了湖北省秭归县人保局副局长一职。她说,每年拿到手的钱大概是五万到六万,“没有隐性福利”。自己的工资与从事IT行业的丈夫相差甚远,甚至比不上他缴的税。 不适应官场——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原常务副院长徐光明在辞职后对媒体表示,我其实只想多办案、办好案。但市里会议太多,有时候到年末连续几周都开会。上级来法院视察指导工作、外地来交流,院长出面之后,其他事情也靠我。 体现人生价值——年9月,山东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辞去公职,加盟民企华大基因并出任深圳国家基因库负责人。年3月,梅永红首度对此作出公开回应,称“离开官场是一种回归,回到自己更为熟悉的领域,更能体现人生价值”。 年8月,41岁的广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处处长陈伟才辞去公职,担任格力电器副总裁。据媒体报道,他曾群发短信告知亲友自己的工作变动,称“在‘中国梦’的感召下,应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我近日已辞去公职,前往珠海格力电器任职”。 官员下海有哪些优势?企业看重他们啥能耐? 管理能力 代表人物:原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苏桂锋 年4月2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原副主任苏桂锋,首次以找钢网副总裁的身份亮相。从找钢网的新闻稿中不难看出找钢网向苏桂峰敞开怀抱的理由。 一方面是苏桂峰在担任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期间,带领团队创新搭建了“国资小新”新媒体平台和央企新媒体矩阵,宣传效果卓著。另一方面是找钢网目前致力于帮助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需要有战略眼光,又有统筹协调能力的管理人才。 专业背景 代表人物: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原副局长潘伟彪 年,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原副局长潘医院医院院长。 潘伟彪今年不到50岁,是主任医师、教授。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成为副局长前,他医院院长。 主管机构任职背景 代表人物: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杨晓军 年4月17日,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杨晓军辞去政府职务,宣布出任中国平安集团旗下P2P平台陆金所的副董事长、党委书记。 有媒体分析称,背靠平安集团的陆金所也面临来自监管层的压力。杨晓军这种监管层出身的官员无疑是陆金所所缺失的人才。 回顾:三次辞官下海浪潮 第一次:80年代中期 年初,永嘉县城关镇党委书记叶康松毅然辞去了自己的官职,承包了一片山地,被媒体称为“弃官下海第一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在这次下海潮中,一些职位较低的官员们成为了中国官场第一批的“下海”者。 第二次:“南巡讲话”后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辞官下海掀起第二次浪潮。这一拨人比年代中期的下海官员,无论在学历、经验、官位上,都高出不少。人社部的数据显示,年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 第三次:年以后 据新华社报道,从年1月到年6月,全国各地(不包括中央部委及所属单位)共有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辞职“下海”。 这批“下海”的官员大多身居要职,而且去向基本都是私营企业和一些私人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下海”的方式也不再是过去的停薪留职,而是辞职或提前退休。 官员辞职要走什么流程?有哪些规定? 据刚刚辞去副处长公职的王晓杰透露: 先得本人递交《公务员辞去公职申请表》,然后经组织部门审批作出批复。我是去年11月提交的辞职申请表,去年12月19日组织部门作出了《公务员辞职通知书》和同意辞职的批复,今年1月底办好辞职手续,3月底脱离组织关系。 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 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结语:官员对口“跳槽”应设制度防火墙 尽管《公务员法》对官员辞职有明确规定,然而,现行的相关规定偏重于宏观指导,尚缺强制性和可操作性。 不少官员转型后进入的企业往往与自己曾管理和熟悉的领域相关,如城建系统的进入房企任职,金融系统的进入金融机构或者互联网金融企业。但与此同时,由于官员在位期间手握公共权力,积累了各种人脉资源和公共关系,一旦监管不严,就会容易带来腐败问题。 就目前来说,官员“下海”,说到底还是一种职业选择,我们需要做的也绝对不是恶意地猜度,而且要尽快出台相应的制度设计,来规避其背后权力与财富的勾兑。 有人曾跑去问马云:“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马云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清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食物,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血肉。” 其实,你人生的高度,基本取决你读过的书和遇到的人。 俄罗斯铁腕大帝普京的人生逆转 大家都知道,普京是俄罗斯总统,在这个位置上他已经稳坐十几年。他被称之为俄罗斯灵魂的普京,是俄罗斯女人心里最有魅力的男人。 普京曾经在他的书《普京传》中谈到过一件关于读书的神奇小事。 大学毕业后,普京一直跟着自己的导师索布切克。索布切克这人,既是普京的导师,也是当时圣彼得堡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市长。当时普京是索布切克的得力助手。 年,索布切克竞选连任失败,一场针对普京相当激烈、非常肮脏的攻击也随之而来。竞选失败后,有人曾给了普京一份圣彼得堡新政府的工作,但是他都拒绝了,灰心丧气,甚至考虑去做一个出租车司机算了! 有一天,在家里颓废着,因无聊翻出一本往日好友送的一本《列宁传》,细细一读,竟然发现列宁也有过一段和他一样不得志的经历。 他整个人突然顿悟,发现在之前的幕僚生涯中,自己在谋略上实在是大错特错,才导致今天的局面。 第二天,他就让夫人收拾行囊,举家前往莫斯科,通过运筹帷幄、精通人脉,也就有了后来我们知道的普京大帝! 上海皇帝、黑帮教父杜月笙 没有接触过高级的思维和谋略,就永远不知道如何改变现在的生活困境,没钱的继续没钱,会谋划的人混的越来越好。 一代枭雄,当年的上海滩黑帮老大杜月笙,就是最好的例子! 过去上海滩有三个狠角色: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有这么一个说法: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这三个人都混的风生水起,在上海滩有头有脸。但只有杜月笙是在码头扛麻袋起来的。 杜月笙家里穷,没读过几天书,在码头扛麻袋的时候,投靠当时的老大黄金荣。 杜月笙有个爱好,就是每天跑到茶馆听讲书人“闲扯”,说书先生今天讲朱元璋,明天讲苏东坡,后天又讲讲当下局势。 对别人来说,茶馆只是个打发时间的消遣地,而对于杜月笙来说,这里就是他的“书房”。 他虽只是个身材瘦弱、没读过多少书的小瘪三,但在这茶馆里,上下五千年的智慧,都从那说书先生的嘴里,融会贯通到他的脑子里了。也就有了后来的上海皇帝、黑帮教父。 杜月笙的智慧,最被人津津乐道就在于他的处事智慧,他常说:“上等人;本事大,脾气小。中等人;本事大,脾气大。下等人;本事小,脾气大。” 整个上海滩的人,都服他!当年毛主席也评价“杜月笙这个人,有本事没脾气!” 后来,张啸林公开投敌,与日本人共存共荣,终在年被枪杀; 黄金荣年大世界门口扫马路,接受改造; 只有杜月笙在香港过完余生,最终还销毁所有在他那儿的欠条。 生活中,大多数人其实都没有高等学历,也没机会苦读圣贤书。 不过,但凡是小有成就的人,不管出身如何、文化如何,一定是爱读书、懂上进的人! 每个人读书的方式不同,有时间、有学历的人,会随时随地手捧一本书钻研苦读。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读书很难,不知道读什么、要上班要应酬没时间读、更读不进去。 因此,很多人都愿意选择“听书”的方式。 早起洗漱、开车的时候、上班路上、睡前躺床上,都可以听书。 我推荐你加入《名人传记·精英阅读计划》,每天15分钟,一周读完1本名人传记。 包括《曾国藩家书》、《杜月笙大传》、《马云传》、《蒋介石传》、《李嘉诚传》等10位大人物。 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得为人处世的智慧,驾驭人心的谋略;运筹帷幄的格局! 10本名人传记,特别邀请中国知名大学文学系、历史系教授拆分解读,提炼能读懂、用得上的精华!由央广主播李宝担当“讲书人”,为你讲出来! 买10本书需要多块, 你并不知道读什么,没时间啃, 也不知如何融会贯通。 加入名人传记阅读计划, 10本经典人物传记,老师讲给你听, 每天15分钟,一周读完1本书! ↓↓↓ 书单目录 大咖推荐 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经济之声》主持人王超 读书好,人人都知道。但对于大多数没有读书习惯的人来说,确实难!这套《名人传记·精英阅读计划》的确解决了很多人的读书难的问题。 内容我全部听过,非常建议大家加入。我会选择开车的时候听,智慧,是通过每天15分钟不知不觉融入你的脑子里的! 名人、大佬的成功不可复制,但是成功背后的格局、对人性的把握、为人处世的智慧,都会成为你手中的宝剑,劈开现在的生活困境、走向更高层次的人生! 每天听书15分钟,坚持学完,返还全额费用 ↓↓↓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