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μg/m3、41μg/m3、41μg/m3、40μg/m3,这分别是湖南省、、年、年一季度的全省PM2.5平均浓度。 年,91.7%水质优良率,高出全国“水十条”国家考核评价断面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比年上升3.4个百分点。湘江干流水质全部达Ⅱ类,洞庭湖总磷浓度5年下降41%,大通湖水质全面退出劣V类。 全省年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年分别下降1.57%、4.06%。 数据升降间,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走过了3年历程,进入了最后的收官阶段。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湖南很硬扎。”全国政协常委、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对收官之战充满信心,“湖南话硬扎就是很牢靠的意思。” 那么,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底“硬扎”在哪里? 收官之战强力推进 潘碧灵向记者展示了一张非常详细的时间表: “为了补齐生态环境质量短板、完成中央交办的突出生态环境整改任务、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湖南省还提出7项重点任务,作为今年‘夏季攻势’的攻坚任务。”潘碧灵说,按照整改时限要求,今年将全面完成1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6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3项第一批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8项第二批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及7项全国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指出问题整改任务。同时,完成中央交办的其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年度整改任务。 本固才能枝荣 “3年来,湖南省瞄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短板,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潘碧灵解释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信心的由来。“基础硬扎了,下一步工作才能顺畅。” 一是夯实基础工作,解家底不清之惑。湖南省印发《湖南省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方案》,建立调度、评审、考核机制,督促14个市州完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调查工作和成果上报。“目前,正在组织专家集成全省源排放清单,建设源清单管理平台,实现源清单成果的可视化展示和各地源清单的常态化在线更新。”潘碧灵介绍说。 二是加快能力建设,破能力不足之困。完成5台颗粒物组分站建设(其中长沙4台、常德1台),实现全省零突破;长株潭全面完成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系统和机动车固定遥感建设。此外,省级今年已启动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站和常德市、益阳市湘鄂边界站建设,初步建成布局相对完善的大气监测网络。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补污染治理之短。年起,开展“化工围江”整治,年年底,洞庭湖区94家造纸企业制浆产能全部退出。全面落实“三线一单”制度,开展园区规划环评。积极推动五大重点工矿区转型升级,其中,株洲清水塘家有色化工企业(年产值多亿)全部退出,分类整治家“散乱污”企业,加快发展20个工业新兴产业链,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 四是强化督察帮扶,压质量改善之责。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成立高规格的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时任省长)任主任,相关省领导任副主任,流域8市市长和26个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每年召开1-2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同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和“管行业的必须管生态环保、管发展的必须管生态环保、管业务的必须管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年,湖南省对饮用水水源问题专项整治进行“回头看”,对全省个工业园个片区第一批排查出来的个问题实施限期整改,对初步排查的多个重点尾矿库制定整改方案强力推进整改,对“绿盾行动”发现的个问题限期销号。 五是集中攻坚克难,攻久悬未解之题。从年开始,湖南省政府每年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统筹环保督察整改、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集中资源、集中时间攻坚克难,年、年分别完成和项具体任务,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国考断面全面消灭了劣Ⅴ类。 探索创新,瞄准短板发力 年,湖南省印发《湖南省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销号指导意见》《关于做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工作的通知》《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工作方案》。 “组织8个省直单位制定21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验收销号(行业)标准,规范中央和省级层面指出问题的整改销号程序、销号标准和工作要求。”潘碧灵指出,这一措施有效解决了督察工作开展以来市、县长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