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重头戏了。 录取率是一个相当可测可比的指标,不管该地区好学校多寡,人口多寡,录取率总是一个比较客观可比的因素。我好学校少,但整体录取率(考取率)高也行啊,我人少,但是别的学校给我们名额也相对更少,也没用,所以“录取率”是更客观可比的指标。 有些地方录取率高,但是一本录取率低,有的地方录取率低,但是一本录取率高,各地皆不一样。 所以我们采取“录取率”,“录取率”,“一本录取率”三个指标的共同排名来评估各地高考竞争烈度,加上一个“清华北大录取率”进行额外评判(因为方差过大,这个指标不算得分),最后进行得分排名。 第1档地区(优惠模式) 北京,上海,天津 第2档地区(优惠模式) 西藏,青海,宁夏,吉林,辽宁 第3档地区(普通模式) 福建,海南,陕西,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湖北 第4档地区(困难模式) 重庆,浙江,湖南,江西,河北,江苏,贵州,甘肃 第5档地区(噩梦模式) 山东,四川,云南,安徽,广西,山西 第6档地区(地狱模式) 广东,河南 北京,上海,天津雄踞前三,这个意料之中,但这并非直辖市的问题,同样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只排在第16。 西藏,青海,宁夏,紧随京津沪其后,都是高考比较友好的地区,也算是印象中的事情,而吉林,辽宁高考也很友好,这个之前印象不深。 河南位列倒数第一,堪称全国高考最不友好的地区。但是广东排倒数第二,让人有点惊讶,确实,广东人口众多,高考人数也众多,但是本地高校并不算突出,录取程度也较低,是全国最需要补足的地区之一。 难得的是,广东这么多年,一直是处于地狱模式的高考,但是却没有人经常提。 从录取率上来说,江苏和湖北,这两个传统印象中的“高考熔炉”,其实没有那么难,也就是处于普通模式,或者困难模式。 印象流的事情很多,我们就是希望用数据量化的方式,打破印象流,构筑更量化客观的评价体系。 采取多维度“3+1”评估模式,3即“录取率”,“录取率”,“一本录取率”三个录取率来计算得分,设定每个指标满分都是分,最低分是40-45分,而处于全国平均水平时是65分,故整个分数波动范围是-分,全国平均水平应该是分。加上一个“清华北大录取率”进行额外评判(因为方差过大,这个指标不算得分)。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各省具体的录取率和打分数据。 各省高考难度预估对于“各省市高考”,可能会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西藏上清北很容易,广东高考好像不是很难,这些印象有些时候是不对的。 我们用以上数据获得的结论做总结。 由于高考是“省内竞争”,各省的高考难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真实面貌。我们从后往前排,先讲高考难度最大的省份。 地区高考难度排名:1 河南省:地狱模式 河南是一个符合其印象的地区,他的高考真的是全国最难。由于河南人口众多,三位数的考生傲视全国,但本地知名高校实在有限,一本,,,清北录取率,都是全国相当靠后的位置。 河南高考难这个问题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解决的迹象。 地区高考难度排名:2 广东省:地狱模式 广东也是地狱难度的地区,各项录取率是真的低,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广东人多,76.8万考生仅次于河南,而好学校录取数量也很低,别说什么广东人爱做生意,不爱考试什么的,人家福建也是这个文化,也没有广东这种地狱模式。 但是却很少听广东人民抱怨过这件事情,这一点上来说,广东人民真是好样的。但广东的学校,确实是需要加强了,教育资源和建设,需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