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厅局长怎样应对矛盾?

  网上一直流传说,环保是几大尴尬部门之一。在这样的语境下,对地方环保厅局长岗位的评论,越发变得复杂多元。有说悲壮的,有说无奈的,也有说无为的。

  网上所说的尴尬,主要是指环境管理的权力分散,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环保部门责任重大,而能作主的事情又太少。我们认为,这是体制的瑕疵,而非环保部门一家的尴尬。如果职能交叉算是尴尬,那么,与环保部门有职能交叉的其他部门也会感觉自己尴尬。

  所谓尴尬,是社会舆论对环保工作的另类解读,表达的主要是理解抑或同情。尴尬的本意,是不好处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说不清,道不明;自己解决不了,别人还以为你能行。用时髦的话说,叫囧。我们不妨称之为矛盾。

  其实,环保厅局长并不觉得多么悲壮与无奈,更非无作为。当事者身处其中,厅局长们感觉到的是,责任重大,大有可为。

  矛盾之一:既要发展,又要保护,有些地方的党委和政府急于求成,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快速增加,环保部门进退维谷。

  发展与保护,肯定是一对矛盾。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环境责任,其实就是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这个矛盾的责任。我们都希望有一条道路,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又保护得非常好。可是,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这是不可能的。

  为了换取经济发展,一些地方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党委和政府对环保部门的要求,首先是保发展。在有些县里,环保局也和其他部门一样,承担招商引资任务。个别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甚至警告环保部门说,你影响我一阵子,我影响你一辈子。书记、市长、县长决定上的项目,即使有环境问题,环保局也挡不住。基层环保局长形象地说,批了,睡不着觉;不批,不让睡觉。如果硬挡,坚持不同意,有可能换岗位甚至受处分。正所谓挺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挺不住。

  在很多地方,环保部门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跑项目环评。曾有人做过估计,对那些有问题的敏感项目,省级环保部门80%在顶,20%在跑。地市一级环保部门,一半在顶,一半在跑。到了县一级,环保部门几乎全都在跑。有的地方还召开经验推广会,让擅长与省里相关部门和国家部委“打交道”的局长介绍经验。环评审批,环保部门本是“裁判员”,却成了“运动员”,确实很尴尬。

  处在这样一个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的特殊时期,地方各级环保厅局长充分显示了坚定的政治责任感,表现出对复杂问题的驾驭处理能力。

  原河北省承德市环保局长刘艳东感言,环保工作最大的阻碍往往来自地方党委和政府,最大的无奈就是个别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不理解、不支持。

  作为一名30多年的老环保,刘艳东觉得,环保工作越往上越重视,中央比省里重视,省里比市里重视,市里比县里重视,县里比乡里重视。在很多地方,环保部门很难实行独立监管。重大决策,环保部门没有多少权重。

  虽然压力重重,但是刘艳东始终坚持原则不让步。“我基本不怕得罪人,他们倒是怕得罪我。不管是列席市委常委会,还是市政府常务会议,我想说啥就说啥,我真能做到这一点。”

  承德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北京密云水库主要水源潮河、天津主要饮用水源滦河的发源地。为了保护北京和天津的两盆水,承德设立了很多门槛,否决的项目非常多。刘艳东在任期间,承德市禁批了多个重污染项目。承德至今没有化工、电镀、印染行业。刘艳东坦言,这其中得罪的人多了,有些项目甚至曾有副省级领导过问,但最后也顶着没上。

  刘艳东记得,有一个印染企业要上马,他没批。第二天,市委书记就在会上说,谁要砸了某某企业的饭碗,我就砸了谁的饭碗。言外之意,就是刘艳东的饭碗没了。他连夜找市委书记据理力争,省环保部门也很快派人来调查,发现这个企业确实不能批。但是,刘艳东和市环保局还是被通报批评了。

  像刘艳东这样的地方环保局长,很难得,也很幸运。他经历的几届市委、市政府领导,其实都是很开明的。即使严厉批评过他的市领导,最终也会支持他的意见。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刘艳东挺住了,也站住了,不过一站就是21年,始终没提拔。

  原湖北省环保厅长、现任鄂州市委书记李兵说,发展过程遇到矛盾和困难,很正常,哪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我相信我们有能力解决温饱问题,也有信心解决环境问题。这个信心来自党的领导,来自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来自我们环保系统干部的奉献。在李兵任厅长期间,湖北率先开展环评网上审批,跟项目方面不见面,完全公事公办。对于不符合科学发展的项目,一点情面都不留,对于符合科学发展的项目,省厅全都积极支持。

  从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位置上调任省环保厅长的王国才提出,要敢于说不,善于说行。敢于说不,就是要严格执法,铁面无私,不能办的事情坚决不办。善于说行,就是热情服务,符合规定的事情一定要积极支持,能马上办的不拖延。在环保厅的推动下,吉林省建立了环保、发改、经合、监察等部门协同推进规划环评的工作机制,环保厅与发改委建立规划编制与项目核准、备案联动机制,与经合局建立了联合推进开发区规划环评机制,与监察厅建立了规划环评执行情况联合督察机制,将规划环评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有了这一系列联合机制,环保部门就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部门依法履责,形成合力。

  四川省环保厅长姜晓亭,来环保厅之前任乐山市委书记,再之前担任过其他厅局负责人和企业老总。这些经历使他很清楚地方政府和其他职能部门以及企业心里想的是什么,想要什么,想说什么。

  姜晓亭说:“在省里的有关工作会议上,我知道其他人想做什么,也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在说什么,我理解,甚至他们还没说,我就能猜到他们想说什么、打算怎么说。所以,我很容易预判到环保工作会涉及到哪些部门,我的发言会有哪几条触动哪些部门的利益?我就可以有的放矢,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怎么说更容易说服对方。”

  姜晓亭说:“这几年来,我发现,大概有90%的情形,我都说服了其他部门,不触碰环保的底线,依照环保的要求来优化方案。”

  说服地市党委政府和其他部门负责人,其实姜晓亭手里是有尚方宝剑的。做过市长、市委书记的姜晓亭深知,部门工作能否进入决策层,直接决定其成就的质量。他上任之后,首先打通主干线,让环保的声音进入决策层,让环保成为领导意志。省委、省政府的坚定支持,再加上推心置腹的说服沟通,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原任浙江嘉兴市环保局长、现任海盐县长的章剑说,环保工作富有挑战性,需要应对的矛盾非常突出,来自各方面的不同诉求的压力也很大。他记得,当时在市里开会,有几次当场受到指责,认为环保局对企业监管要求过严过高,不支持企业发展,甚至成为一种阻碍。当年章剑倡导公众参与,有人认为环保局是发动群众斗企业,是哗众取宠,搞形式主义。那时的压力乃至委屈也是可想而知的。他说,有些事,环保局长想做但并不一定能做成,比如关停污染的工业园区或重大项目,必须取得党委、政府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支持才行。

  回顾环保局长的经历,章剑说,当初没想到环保局长的压力会那么大。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各方面又有不同诉求,环保局长往往处于夹缝之中,工作比想象得要复杂得多。处理环保工作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既不能随便妥协,也不能死扛硬顶。该坚持原则的要坚持,该讲求方法的要有灵活性,有时候曲折迂回也在所难免,甚至要善于将压力转换为动力。

  矛盾之二:环保部门既要严格执法,又经常被问责。尽职与失职的界限不好把握,地方环保厅局长,特别是基层环保局长的职业风险越来越大。

  基层环保局长的职业风险,不仅来自随时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而且来自以往并没有注意的各种失职、渎职行为。

  据有关方面统计,年1月~年6月,全国环保系统先后有近千人,因违纪违法分别受到党纪政纪或法律处理。其中,失职、渎职占了很大比例。几乎每发生一起环境事件,在处理责任企业负责人的同时,都有环保部门的官员被追责。河北某地的一起小电镀案件,16人被处理,环保部门就有8人。有地方环保工作者形象地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种说法未免夸张,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层环保部门面临的现实与困顿。特别是两高司法解释实施之后,地方环保部门还没有从兴奋的心情中平静下来,就发觉了不适应。法律授予了权力,不会用,甚至把自己伤了。过去没有强制手段,觉得不适应,现在有了,也不适应。适应要有个过程,但是法律不给时间。现在如果办错了事情,法律要追究。该办不办,也是渎职,检察机关要追究。即将于明年1月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在强化对企业和地方政府追责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环保部门问责的法律规定。

  有人担心,新环保法授予环保部门以查封、扣押等执法权力,对于有些个案来说,可以解决执法难的问题,但对于那些大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执行起来可能比较难。法律授予环保部门执法权力,而环保部门却不敢用或不能用,结果就可能被追究责任。

  尽职与失职,在责任认定上可能仅仅是毫厘之差,追究结果却往往天壤之别。面对这样的矛盾,环保厅局长充分表现出了责任担当和豁达态度。

  原湖北省环保厅长李兵说,追责是一种很好的倒逼工作机制。责任追究让一部分人不敢担当了,是哪部分人要仔细分析。他相信对于一直坚持原则、秉公执法的人,追责是更好的防线,害怕的往往是本来就有问题的人。李兵说,不能因为担心被问责,就害怕得罪人,就什么都不敢做了。

  今年5月底,南京秸秆焚烧“第一把火”被媒体曝光,当地环保局长两天后即被停职。很多人为环保局长鸣不平,江苏省环保厅副厅长柏仇勇则表示,在环保管理机制理顺之前,环保人需要一定的担当和奉献精神。解放之初,出了大的刑事案件,就把公安局长撤掉;刚抓安全事故时,安监局长常被撤;现在环境形势恶化,环保局长是重点问责对象,这是个过程。

  江苏省东海县环保局长张述新,对这种环保问责也表示出朴素的理解和坦然。他说,打仗,谁先上谁先牺牲,前面上去的冤不冤?他此前曾经干过8年的审计局长,到环保局工作两个星期后,有3个明显感受:一天接的电话比在审计局一个月接的多;两周开的会比在审计局一年开的会多;当时正碰上秸秆禁烧,两星期见县领导的次数比在审计局8年还多,有时一天见好几次。同样是局长,工资一样,干的活多出这么多,当环保局长冤不冤?不能这么想。老百姓还说呢,你不干我来干。既然干了环保,就好好干吧。

  河北省泊头市环保局长蒋永青,这位专啃硬骨头、获奖无数的标兵曾感慨,干环保不能不战战兢兢,做局长不敢不殚精竭虑,环保局长确实是高危职业。但对此感到悲观、怕出事而不干事,那就不对了。作为一位环保局长,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必须尽职尽责,否则对不起自己良心。要怀着一颗平常心,不怕丢官,敢于碰硬,甘愿付出。

  在原嘉兴市环保局长章剑眼里,环保局长是个使命和责任重大、充满风险的岗位,需要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奉献精神,需要果断担当的政治品质,需要智慧和谋略来凝聚力量、化解难题。

  现已转任海盐县长的章剑感慨,这一时期的环保局长确实是比较艰难的。不作为,辜负的是岗位职责和人民期待;作为,又受到到诸多制约。在环保的体制机制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环保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有时牺牲也是值得和正常的。在某种程度上,环保局长需要点儿英雄般的济世情怀,而英雄的命运往往注定既要有豪情,也会有几分悲情。如果命运已经把你安排到这个岗位,就要勇于承担责任,要有点自我牺牲的精神准备,甘做铺路石,勇敢地把自己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

  有研究者认为,地方环保部门之所以屡屡被问责,很重要的原因是基层环保队伍还不职业。由于不够职业,往往有理说不到点子上。在地方政府决策的时候,争不到话语权。给了说话机会,又不得要领。特别是一跟那些老资格部门交手,经常地处于下风。由于不职业,才会出现人家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不知道怎么回答,才会出现红豆局长等等这些低级的错误。由于不职业,一出事故环保部门跑前跑后,到最后受的处分却是最重。

  适应改革需要,必须全面提高环保队伍的素质,在改革中建设一支职业化的环保干部队伍。

  刘艳东就直言,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环保局长就应该回应说,要跳河,让地方主官陪跳。环保局监管执法不到位,是有责任。但是很多污染的制造,却与地方主官的纵容和支持分不开。

  辽宁省环保厅长朱京海坦言,环保工作干不好,不能光抱怨他人,环保人自己也有责任。环保队伍和武器,两者现在都跟不上,都不适应。武器,也即法律和制度,现有的还没用好。为啥没用好?队伍不行。与武器相比,更让人困惑和犯愁的是队伍。如果不适应、不转变,再好的武器也使不了。

  朱京海直言,有人不敢担当也不想担当,树叶掉了怕砸自己脑袋上,缺乏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导致所有行为都跟不上。现在正处于环保的攻坚期和转弯期,我们赶上了,过去不曾有,多年后也未必会再有。历史发展不容等待,没有讨论的余地。环保队伍就应该顺应历史和时代的要求,接受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建立和训练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跟得上时代步伐的继续乘风破浪,跟不上的就地休息。担当不起历史的使命,就只能被时代大潮淘汰。

  朱京海不能容忍队伍不上进、没有适应新形势的积极性,但决不认可由于队伍暂时跟不上就不敢更新武器。他说,队伍要抓,武器也要抓。两者都要抓,两者也可以相互促进。现在有什么新武器,先来着,武器来了,也能自然能逼着队伍提高。

  也正因此,朱京海在辽宁狠抓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也在转变干部任用标准。辽宁环保现在选拔干部是开放式的,不管来自什么行业和领域,只要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敢于担当,肯于为环保事业献身,就给予重任。朱京海说,省厅正在转变干部任用论资排辈的观念,不是不想给老同志机会,只是仅仅论资排辈,忽视现在环保干部该有的担当精神、该有的综合素质和协调能力,就打不赢这场仗了。

  强调严格问责,强调担当精神,强调队伍职业化建设,同时也要学会依法、依规保护环保干部。

  北京市朝阳区环保局长关伟就是强硬的执法派,他从区安监局长调任3年多,环保局的执法额已经从他来之前的52万增长到万,增长近10倍。他认为执法是个闭环,有条有理,尽职尽责,就是对自己的保护。严格按照执法程序,该留文件留文件,该移送的移送,该移交的移交,别把球一直窝在自己脚下,即使最后出了问题,也有章可循。(关于关伟的专访,见本期报道)

  然而,还有一些问责,环保部门是“替罪羊”,这时,个案自保往往已没有意义,需要的是完善的制度保障。刚刚从乡镇党委书记转任浙江省富阳市环保局长的李百山就呼吁,上一级环保部门应当保护下级环保部门的干部,如果地方问责不公,就要出手帮助。

  内蒙古包头市环保局已启动研究制定尽职免责的有关规定,并把这项工作纳入重点督察范围。

  湖南省环保厅长刘尧臣强调,要与纪检、监察等部门商议共同出台强化环境执法责任落实的有关规定,以促进全省环保系统严格依法行政,并在工作机制上努力实现失职追责,尽职免责。

  矛盾之三:污染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治理同样需要时间,但公众希望马上看到效果;环境污染不是环保部门造成的,治理也并非环保部门就能完成,但社会舆论往往把责任都推到环保部门身上。

  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污染问题不可能完全解决。环境保护一直在加强,环保部门一直在艰苦努力,但公众总觉得感受不到,并且总是认为环保部门不作为。发生血铅事件,骂环保局;河水脏了臭了,还是骂环保局;赶上雾霾天,更是骂环保局;甚至垃圾围城这样的事情,也骂环保局。更有网友调谑,“环保部门以数十年为一日的稳定无能,日日励精图治,年年环境恶化。尤其以将黄河治理断流这一伟大功绩,获得了政府最无用部门的第四名”。

  姜晓亭在省里有关会议上就说过,环保部门别的职责不敢说履行得很好,但有一个绝对最好,就是替政府挨骂。凡是群众对环境的意见,骂声首先由环保部门来承担,即便有很多事跟环保部门没有关系,既非职责范围,也没有权力、手段、项目和资金。但是他从不解释,也没法解释,环保人能做的就是问心无愧。

  刘艳东更直言道,公众往往将环保局误认为所有污染的治理者,殊不知环保局永远也制造不出污染,环保部门主要职责抓污染治理,“抓”指的是监管。他感慨,中国的环境问题任重道远,要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至少还需要30年。

  对于污染的长期性,内蒙古环保厅长安国通说,靠攻坚战、运动式治污,解决不了环境保护的根本问题,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应当把问题想得更复杂一些,工作难度想得更大一些。

  在姜晓亭眼里,环保工作难有成就感。他说,如果能让水变得更清,让蓝天数量更多,这是功,是成绩。但是,大家都知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问题,都非一日之寒,历史欠账也非三年五载可以还清。起码,在我这个任期,要全面恢复和改善,是不可能的。我只希望:保护好现在的环境,不能再有恶化;让有条件的地区尽可能提升环境质量,让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多一点,再多一点。

  认识到污染治理的长期性,看见公众的不满和误解,替他人承担骂名,却不解释,这是环保厅局长的淡定和大度,也是环保人的优良传统。但总有一些情况,不得不解释。怎么解释,考验的是环保厅局长的智慧。

  山东省环保厅长张波深有感触。一年前的春节,山东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网络围攻,网友、媒体一边倒地质疑潍坊企业使用高压泵深井排污。一夜之间,山东成众矢之的。山东环保厅立刻派调查组到潍坊,五天后就形成了一个初步调查通报,然而没想到,那份多字的通报却发不出去。

  张波说,为了自证清白,我们邀请举报人员一起调查,你说要挖开哪里,就配合你挖,但没有发现一个属实的高压泵深井排污的举报。然而,大家却认定排污肯定存在,没查出来,是环保跟污染企业相勾结,掩盖真相。“当时我一度感到很茫然,也很着急,什么叫弱势群体,我们一下子就感觉到了。”

  张波最后的对策是建立政务微博,主动公开。“我有个理念,实事求是天地宽,什么事都可以公开,大家把事情摆在桌面上说就行了。通过与网友和媒体的交流,大家从刚开始的猜测和不理解,逐步回归理性,转化为理解和支持。这件事也给我们上了一课,这一课既有观念上的,也有方法上的。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中国的环保有点脱离群众了,环保部门不善于做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自此,山东环保与公众的胶着状态,柳暗花明。张波说:“大家举报山东环保的问题,我们没有一个掩盖,包括讽刺山东环保的,我们直接摆在政务微博上,同时对举报问题展开调查,再把调查结果发到微博上。我记得有个老批评我们的网友还写过一条微博,他们怎么什么都敢公开。”

  对于公众的误解,淡定是一种气度,疏导是一种手段。但无论沉默还是淡定,无论解释还是疏导,都需要真正的行动,都需要有所作为。

  关伟说,他有一大尴尬,在小区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环保局长。因为大家会跟他说,那边烧垃圾了,这边广场舞噪声太大了,你环保局管管呀。他深感有苦难言,“这都不归我管呀”。

  环保的责任在于统一监管,监管不到位,自然也有责任。既然环境治理非环保部门一家能完成,那就需要环保局长更强的协调之力和监管之道。

  对关伟来说,有苦难言,可以不言,但不能不作为。他所做的就是,决不放过污染制造者和责任人。他坚持,把有关任务清清楚楚地分解到有关部门,该是谁的责任谁就负责,他不看过程,只管结果。考核时,只要是其他部门的事,他会毫不犹豫他她们抬出来。比如说污水处理,他只看出水水质达标不达标。不达标,财政不给治理单位钱,财政呢,主要看环保监测的结果。这么一个环闭下来,也算监管有道。

  也许,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环保厅局长的特殊使命,既要全力以赴治理污染,又要承受种种误解。环保厅局长所做的艰苦努力,可能当时看不出来,总有一天会显现。正如一位环保厅长所说,环保人的功绩,要由历史来评价。

  (本文刊发于《新环境》年6月刊)

  (来源:新环境杂志曹俊)









































白癜风医院地址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价格高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sh/65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