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剑客概述:受命于青春之际,泼墨于时代潮头,言微人轻,只为言心吐胸臆。三剑客向涛头立,手把时评之笔,心念社会万象,张善辩,王善察,强善思,谓之为师大时评届三剑客。

强德平,级数科院学生。陕西省网信办特约评论员,蒲公英评论网独立评论员,红网特约撰稿人,南边文艺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工商时报》等。

王晓东,级政治经济学院学生。陕西省委网信办特约评论员、广西新闻网特约评论员、红网特约撰稿人。文章散见于新华社《瞭望》新华网《网络舆情参考》《广州日报》《中国消费者报》《中国商报》《佛山日报》等媒体。

张璐,届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现就读于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任陕西省高校特约网评员,现任中国教育之声蒲公英网独立评论员,湖南红网特约撰稿人。在飞天评论、东湖评论、苏网评论、东南锐评等平台发表评论文章余篇,部分文章受到《人民日报》网络端、新华网评全文转载,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三等奖。

1.

强德平

知道你是数学专业的,所以说其实写作也并非必须要去完成的,那你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决定去进行写作?是怎样的兴趣驱动的?你认为你的专业对于你写作有什么帮助?

你说的很对,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评论写作的确是一个非强制性需要去完成的事。事实上,这种强制性对于任何专业的学生都不适用,文学院也好,新传院也罢。归根结底,是兴趣使然。当然,这种兴趣并非与生俱来。我读大学以前从来不曾写过评论,后来竟成了简单日常。这种持续性的评论写作得以坚持下来,和评论写作过程中的不断收获关系密切。如同做一道数学题,思路繁琐时可能觉得山重水复,一旦觅得真知,面对柳暗花明时,又将喜上眉梢,别有滋味。写评论就是苦中做乐。我曾经连续“死稿”十多篇,等到终于有一篇被编辑认可的时候,那种感觉,真是玄之又玄。所以,就坚持下来,甚至更爱了。

对我帮助是肯定的。评论产生的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姑且不说,单就对我个人而言,无论是闲散时间的利用,还是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的提高,都是很好的平台。尤其是批判性思维锻炼之重要,所以我建议更多人参与评论写作,理性思考,发出强音。

写作可以说从小学写到高中,尤其在高中议论文的书写过程中是对思维方式的一个很大的规范期。现在进行评论性文章的写作,在平时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

说真的,起初我对议论文的认识属于“纸上谈兵”,只是被动知道“论点”、“论据”和“论证”的三要素。后来写了一段时间,慢慢才有了感觉,虽然也写一些随感和杂文,如果想真正做到有理有据,就会主动觉察,这三方面是何等重要。

思维方式的锻炼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思考,一个是读书。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求真求证,有的问题可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就可以融会贯通,而有的问题需要去查阅相关书籍才能有所掌握。最幸福的过程也正在于此。

从你之前被采访的内容可以知道去年也是参加了红网大学生评论大赛选拔赛,但是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今年又去参加了,那在这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写作的相应方面的改变?

你的问题其实也是我的疑惑。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去年名不见经传,今年进步如此之快呢?其实,这不是一步飞跃,而是慢慢爬坡。的确,红网的评论大赛是每年按月间隔举行的,但我的评论写作在大学是不曾停歇的,因为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不吐不快,不写都难,对于我的提高,只能算熟能生巧吧!值得一提的是,红网的评论大赛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全国的大学生都可以在那里观点碰撞,思想交汇。公开发表,公开点评都是很透明的过程,这的确很不错。

2.

王晓东

在写这样一类评论类文章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说写作的瓶颈期?

接触时评写作源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对于我个人来说,要说写作的“瓶颈期”,恐怕一开始接触的时候就是。大学之前对这类体裁的文章读得很少,更别谈写了。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第一次写的文章的话题是“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当时大一的时候勉强能凑出字左右。但是后来看的多了,写的多了,脑子里装的东西也自然就多了。写作的字数就是一个最直观的反映:刚开始的时候是字,后来可以达到字,到现在很容易就写超1字(当然,评论体裁不鼓励这么多字数)。所以,能在一开始坚持下来,我认为就可以突破所谓的“瓶颈期”。

写时评一类的文章需要极强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更不能缺少的是对时事本身的敏感度。身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大多囿于方寸之地,缺少对国家对社会的有价值思考,对此你怎么看,又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其实一篇小小的千字文,要想写好也确实需要颇费周章: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缺一不可。只有前者,幼稚的语言难以表达深奥的逻辑;只有后者,华丽的辞藻难以传达有价值的观点。作为大学生,其实后者很容易具备,关键是如何挖掘自己的思想深度。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一定有自己熟悉的圈子和领域,在这块土地上深耕会终有所得,比如教育领域之于我们。至于想对大家说的话,我个人认为在这个大屏幕小屏幕的时代,还是应该离手机远一点,离书本近一点;离八卦远一点,离新闻近一点。关心一点时政,贴近社会的心跳、扣紧时代的脉搏,你会发现,你真的还挺有存在感。

3.

张璐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这样评论一类的文章的?为什么会在众多文体中选择评论类的文章来写?

关于什么时候开始写评论以及经验问题。严格意义上开始写并且养成习惯是大三下学期,也就是说我写了一年多,但是因为兴趣爱好以及在此过程中确实有一种打开一扇窗户的感觉,所以一发不可收拾。因为我几乎每天都会写,所以这一年将近写了三十万字,在各个网站平台发表了近两百篇,这其实也意味着有很很大一部分是死稿,但是还是觉得坚持,勤奋很重要,这也是我信守的一个原则。为什么会选择评论,很大原因是因为这种文体可以说和社会时事联系很密切,并且在遣词造句上可以不拘一格,非常给人发挥的空间。那么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还是欧阳修说过的一句话“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对社会热点的







































白癜风医院拉萨哪家好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sh/73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