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郝堂村 咱大平桥的郝堂又上央视了,你看了啵? 2月4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在中午播出了“新春走基层”系列节目《郝堂村的新生:建造宜居的村庄》、《郝堂村的新生:新农村先建新金融》。 Part1 郝堂村的新生:建造宜居的村庄 Part2 郝堂村的新生:新农村先建新金融 这次,央视报道了咱郝堂村根据自身特色,以当地老百姓为主体建设宜居村庄,同时成立夕阳红养老互助合作社发展农村内置金融,激活集体经济,解决了老年人养老难,年轻人贷款难两大问题。 《村庄里的中国》作为年春节主打系列报道,紧扣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系列讲话中相关的精神和总书记最关切的问题,选择了湖南花垣十八洞、河南信阳郝堂等村庄,力求透过一些典型村庄的进行时态的生动故事,以“走基层”贴地气的方式,有机勾连“天线”“地线”,反映时代变迁,折射国家发展。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强富美”概念,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农村怎么美?信阳郝堂村就是一个样本,从一个百业凋敝的村庄到美丽乡村的典范,只用了五年。 ●郝堂村不仅美在外表,更美在内心:乡土文明的延续,乡村价值的挖掘,乡村社会的重构。郝堂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年,平桥区政府决定把郝堂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试验村,来摸索一条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对于郝堂的修复,平桥区政府划下了红线,让现代的设施和功能融入村庄,但保留村庄的原始布局和邻里位置,不大拆大建,不短视功利。 “三尊重”原则:尊重村庄的机理,然后尊重村民的意愿,尊重自然环境。“四不”原则:不扒山,不扒房,不砍树,不填塘。 “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尊重了自然,以村民舒适宜居为出发点,反而意外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如今的郝堂村名声在外,村民们陆续把户口迁回了村里。从浙江回乡的徐大秀一家如今开起了农家乐,收入好的时候一年有四、五十万进账。 和中国的许多村庄一样,几年前的郝堂村一片衰败,留守的老人无人照料。为了重新盘活集体经济,增加村委凝聚力,郝堂村组建了“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合作社的钱用于老人给本村人放贷,利息收入用于给老人分红。 合作社成立后,村里一些闲散的资金被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郝堂村地处山区,人均耕地只有不到一亩,村民手里最值钱的是林地,养老资金合作社成立后,村民要发展生产,以林权等资产抵押便可以向互助社老人申请贷款,使原本沉寂的2万多亩山林被激活变为资本。 以恢复村庄的凝聚力重启村庄建设,今天的郝堂村,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农民淳朴,乡风和美,村民的素质在新村建设中提升。郝堂实验,不仅是住房和环境的改善,也是文明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祝福郝堂村越变越好。(部分文字来源HNTV外联) 来源:幸福平桥 我是小朱,扫描上方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物北京哪家治白癜风能治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