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讲好故事 听有温度的新闻
8月11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主办,都市频道承办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隆重举行,都市频道对比赛进行了全程录制。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发美;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小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记协主席、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主任孔和平、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建纲;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龚政文、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胡卫箭等领导出席了演讲比赛并为选手颁奖。 在各市州和省直主要新闻单位选拔推荐的基础上,全省共有38位选手参加角逐。我台参赛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天小叮当为你带来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李晟的记者故事。 将科学的小红旗插遍全中国 李晟 我叫李晟,来自《科学下乡记》这档公益科普节目,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将科学的小红旗插遍全中国!将科学的种子播洒进偏远村落,植入到每个孩子心里。 带着一口大锅,我们去了祖国最南端的三沙市,在小岛上,体验开岛之初,前辈们用蒸馏的方式净化海水的艰辛;带着几个圆形玻璃瓶,我们去了西藏山南,用灌满水的玻璃瓶,做成凸透镜去汇集地球上距离太阳最近点的光芒。带着夏天玩的水枪,到零下三十度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和牧民的孩子们一起去感受沸水瞬间雾化的神奇。 四年,我们已经走过了25万公里,留在我心里的,有祖国的大好河山,孩子的干净笑容,当然还有很多好玩的实验。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燃烧。这个我们平常最常见的科学现象。与书本上的定义不同,我们,会这样做:燃料,氧气,点燃……显然这比书本有趣得多。而且百分之一百,做完之后,孩子会追着你问,老师这不会烧着手呀?原理很简单,是水保护了我,面对火,水牺牲了自己,变成了气体,同时带走了热量。所以我能毫发无损。用这样的方式阐述科学原理,让孩子们好奇,感兴趣,这也是我们的初衷。 把桌上的这几样道具打包放箱子里,带上摄影器材,去往那些中国交通最不便利的小学,和他们上一堂有趣的科学课就是我们的日常,而去到这样的地方飞机转汽车加徒步,折腾一天很正常。 照片里,是我们在贵州省皮桶小学。孩子们都来自四面的苗寨,因为没有足够的宿舍,很多小孩每天要徒步十几公里来上学。在做科学实验之前,为了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主持人邓男子表演了几个魔术。类似把橡皮擦变走这样的小魔术。我们对此太熟悉了,但对于从来没有看过魔术表演的孩子来说,邓男子就是一个孙悟空,简直无所不能。实验正式开始后,我们用微波炉加热了玻璃杯中的水,然后搅拌导致“爆沸现象”发生,一阵浓烟过后,孩子们发现邓男子整个人消失了,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尖叫!就连我都没反应过来,邓男子什么时候添了这一出台本上原本没有的安排?原来,是邓男子刚动作幅度太大,一不小心,掉进了身后的大土坑里…… 这张照片里,是求真节目组唯一去过三次的四川大凉山的“金新小学”。那里的孩子们几乎全是留守儿童,平日里缺乏父母的关爱,但孩子们都很朴实,也很有礼貌。下课后,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这个小篮球场。我印象最深就是这篮球场四周没有护栏,所以要是投了个篮过后,篮球很有可能就沿着小山坡往下滚走了,孩子们只好跟在后面一路追,追了大老远把球捡回来,也到上课时间了。当我们第三次去到大凉山的时候,惊喜的发篮球场的四周装护栏了,孩子们再也不用花大把时间追球,而是能好好打一场篮球赛。芒果V基金同事们还从新华书店买了册图书给孩子们,车开不上去,所有的书都是我们节目组同事和学生们人肉扛进山里教室的。 我们播撒的科学种子真的会发芽吗?去的地方越多,就会更频繁的这样问自己。我们从城市过来,孩子见到突如其来的我们像是在过节,然后呢,我们走了,几个简单的实验能改变什么吗? 不久前的一条朋友圈的转发给我了答案。 今年5月份一位来自宁乡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子,成为哈佛大学毕业演讲台上的第一位中国大陆人,他叫何江,出生于88年的小伙。演讲中他说到,小时候被毒蜘蛛咬伤,是不识字的母亲用火疗法给他治伤,帮他脱险。这件事让他励志成为科学家。他的成长完美展示了那颗科学的种子生长的过程。 也许,在跟我们一起做实验的这些孩子,或者电视机前的孩子,会因为一个实验改变了他们人生轨迹,成为下一个何江呢。 对我来说这是份需要跋涉,需要时间,需要毅力的工作。而对孩子来说,这也许就是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 我会继续努力。谢谢。 对记者来说 讲故事是本职 讲好故事是本事 李晟的故事是有温度的 展示了他作为媒体人的坚守 更多的好记者和他们的好故事 请持续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