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啥要涨?——公务员工资9年未涨,此次为配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今年1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同时相关部门已明确,配合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也将同步调整。众所周知,长时间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金发放及管理制度,一直是“双轨运行”的。打个比方,就是之前企业的养老金进入社会的大水池,之后每家每户自己接自来水。而机关单位则是自己建水库,本单位的员工从本单位领。改革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金也注入那个大池子,家家户户都要开始用自来水了。而养老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要按照8%交钱了,原有的工资扣完这笔之后,公务员们到手的工资反而降了,于是就需要调整了。因为养老改革的前提,是“绝大多数人待遇不降”。所以,一方面此次公务员工资的调整,是养老保险制度“配套改革”的一个部分。另一方面,按照级别,如果将县处级以下都划入“基层”的话,那么在我国的万公务员(狭义上的“公务员”,即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中,90%以上的人都是“基层公务员”,工资待遇都很一般。新京报一份统计显示,在20个行业中,公务员平均年收入元,排名第13,属于中等偏下。而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年工资制度改革时确立的,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年至本轮调整前,公务员基本工资已9年未涨。按照国际同行的方式,公务员收入位列社会收入的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是合理的。同样合理的是,按照社会的物价水平和收入增加,给公务员工资以相应的调整幅度。2怎么来涨?——6月底调整到位,人均月涨,向公务员基层倾斜“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确定了落实的时间表。这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近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将得到调整。在1月23日举行的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透露,这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元左右。由于基本工资实行全国统一标准,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因各地工资水平的不同存在差异,对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地区的部分人员,这次增加的工资可能不足以完全弥补个人缴费,当期收入还会有所下降。事实上,“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是本次工资制度调整的突出特点之一。根据李忠透露,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近万在职人员(财政供养人员),有近万人在乡镇工作,将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3涨了会怎样?——优化公务员不合理工资结构,堵住利益获取的“偏门”5月12日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指出,现在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正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和应有的尊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基层公务员长期工作在一线,条件相对艰苦,工资水平普遍相对偏低,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工作队伍,鼓励人员向基层流动。国务院曾明确表示,在完善工资制度的同时,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工资增长,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今后要通过建立基本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等措施,逐步实现基本工资在工资中占主体。在专家看来,随着本轮工资制度的调整,“基本工资低、津贴补贴高”的不合理工资结构将得到优化,而这也有助于平息公众对公务员福利待遇高的争议。本文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和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xx/56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