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导读

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湖南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解决问题的成效提升生态建设的实效。如今的湖南,天蓝、地绿、水清、土净,洞庭湖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湘江水质显著改善,三湘人民的生态获得感不断增强。10月15日,湖南新闻联播刊播《以解决问题的成效提升生态建设的实效》,详情请看↓↓↓沅江·蒸钵湖

秋冬之交,洞庭湖又迎来了候鸟迁徙,蒸钵湖水域内一片热闹景象,五千多只大雁、鹭鸟、野生鸬鹚如约而至。今年开始,长江流域全面实施“十年禁渔”,人退鸟进,为越冬的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专家预测在洞庭湖上越冬的候鸟数量,将比往年更多。

禁捕改变的,不止是候鸟,渔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沅江的星海运动用品公司,原本是一家专做渔网的企业。“十年禁渔”后,公司转产将渔网改为运动用的“绳网”,这些小巧便携的“家庭式”足球网、排球网很快打开了国外市场,每月产值近30万元。而这里的工人,都是“上岸”不久的渔民。

湖南星海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工人邓建军:以前我是渔民,靠天吃饭,一个月打鱼赚几百一千多元,现在一个月可以拿七八千元。

禁渔实施近一年来,湖南已退补渔船艘、渔民人,帮扶人实现就业。现在洞庭湖鱼类种类达到58种,伫立湖边,不时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鱼群跳出水面撒欢,此起彼伏。

湖南省农业厅渔业渔政管理处处长王元宝表示,确保渔民退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确保“十年禁渔”在湖南落实落地。

益阳·大通湖

在大通湖,6条大驳船、40名工人加紧赶工,移栽水草。这些水草只需两天就可以生根。过去,这里有近亩精养鱼塘,因为养殖投肥,水体破坏严重。近年来,湖南大力实施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五大专项行动”“三年行动计划”,大通湖全部实施退养,其中亩种上水草,“水下荒漠”正在变成“水下森林”。

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卫星表示,持续推进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实现湖中有鱼、湖中有草、鱼翔浅底的良好生态环境。

目前,大通湖已连续3月退出劣Ⅴ类,上半年水质均值为Ⅳ类,大通湖水质持续向好。

胡湘平:努力夺取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大胜利

长江的涨落荣枯,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萦绕于心、谋划于胸。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刚闭幕的省委全会提出,不断以解决问题的成效提升生态建设的实效,发出了湖南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动员令!

这些年来,湖南立规矩、划红线、堵源头、治沉疴、建制度,以壮士断腕的手段铁腕,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了潇湘大地的生态嬗变!我们看到,上百万株欧美黑杨清退,湖区矮围网围应拆尽拆,八百里洞庭再现草长莺飞;湘潭竹埠港“腾笼换鸟”,株洲清水塘“凤凰涅槃”,公里长江岸线吐露高质量发展勃勃生机...今年上半年,湖南省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达94.3%,是近几年环境空气质量最好的半年。如今的湖南,环境变美了,水质变好了,鸟儿回来了。

生态文明建设,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必须以更有力的举措,争取生态建设更大的成效。我们要树牢两山理念,为了子孙后代,哪怕经历阵痛,也要甩掉污染包袱、还清欠账;我们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一江一湖四水”为主战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我们要统筹推进长江岸线治污治岸治渔,真正实现水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保持定力、久久为功!那碧水蓝天、麋鹿嬉戏、江豚腾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一定会从美好愿景变为生活现实!

来源:湖南新闻联播

投稿邮箱:yyfb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zx/118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