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晚,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栏目以“长沙连续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为题,讲述了长沙房价“洼地”效应和“15分钟便利生活圈”,其中重点推介了雨花区左家塘街道红花坡社区,通过改造老旧厂房新建社区文化公园、社区养老等惠民“果实”。

沿着狭长的红花坡路向东,就来到了雨花区左家塘街道红花坡社区。上世纪90年代,这个“巴掌大”的社区聚集了5家国有企业,年后企业外迁,留下的53亩厂房逐渐萧条。

7月15日,随着游泳馆、篮球馆、羽毛球馆等场馆集中向青少年优惠开放,老厂房已摇身变为“15分钟生活圈”中的文体乐园。一方面,社会资本完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设施,另一方面,周边居民又成了这里的客源,让社会资本在此更踏实地安家。

红花坡文体品质生活园的开园给周边居民带了了极大的便利,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通过将废旧单车棚改造、利用建筑垃圾回填建成了一个拥有36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园区总计个车位,全部向周边居民开放。这是雨花区加快推进“一圈两场三道”建设做出的探索。

为让老百姓生活得更便捷,去年以来,雨花区围绕老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需求,制定了《一圈两场三道两年行动计划》。红花坡社区地处长沙老城区,商贸繁荣、人口集中。一方面,陈旧设施和配套落后于老百姓需求;另一方面,寸土寸金的城区,大修大建难度大。如何在有限地域空间里充分运用各方资源,红花坡社区的改变便是其精彩注脚。一手盘活闲置资源,一手引进社会资本,雨花区打出“组合拳”。很快,街道、社区引进社会资本,进行道路提质,建设便民设施,各活动场馆陆续落成。

社区一些老旧楼宇也重新“收拾打扮”,多平方米的老社区办公楼建成老年大学,原恒生医药公司办公楼在社会组织的牵头下,开起了社区养老院。周边,赤新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停车位也重新划分……

“一圈两场三道”建设遍地开花。

雨花区建农贸市场,重品质、智能,甚至对一些新建楼盘和安置区提前介入,做到科学规划;建自行车道,“紧跟”人流,车水马龙的东塘商圈、红星商圈是建设重点;建人行道,沿河寻迹,人们可以在圭塘河畔、石燕湖中惬意散步……今年雨花区共打造15分钟生活圈64个;建设停车场20个、泊位数个;建设农贸市场15个、社区门店10家;新(改)建人行道58.66公里、改建自行车道93.5公里、新建健身步道6.5公里、建设文化步道1.2公里;截至11月,已完成15分钟生活圈62个;农贸市场13个、社区门店10家,停车场20个、停车泊位个;人行道56.2公里,自行车道68.29公里,文化步道整体进度90%,健身步道6.5公里。

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谢旺图片来源

左家塘街道

原标题:《湖南新闻联播重点推介!雨花区“一圈两场三道”建设遍地开花》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zx/161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