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语方言分区第二个问题,我们谈一谈“汉语方言的分区和方言地图”。汉语方言首先可以划分为两个大方言,一个是“北方话”,一个是“南方话”,当然这里的“南方话”比较庞杂,而“北方话”相对比较统一。北方话也叫官话方言。官话方言区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东南角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四省,湖南省西北角。本区人口约占汉族人口总数的70%。官话区的语言一致的程度很高,从东北的哈尔滨到西南的昆明,直线距离大约有公里,从东南的南京到西北的酒泉,直线距离大约有公里,各地的人通话没有困难。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大的地域,语言如此一致,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汉语的方言情况是很复杂,但如果片面地强调其复杂性,而忽略其一致性,就未免有所偏颇。汉语该划分为多少个大方言,学者们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七分法是一个比较通行的分区方案。我们今天只介绍这一分区方案。这七大方言,首先是我们刚刚说的,最大的这一块,官话方言,或者叫北方话;然后我们看中间一字排开有三个,最东边的是吴语,包括我们苏南这一块儿,都说吴语;往西走,江西这一块儿是赣语;然后再到湖南,这里是湘语。在这些方言的南边也是三大方言一字排开,最东边的是闽语,中间是客家话,再往西是粤语。关于方言分区,我们要补充说明几点:a)方言如何分区跟学者们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有很大关系,不存在唯一的方案。即使是同一个人,对于方言分区的认识也会有变化。例如赵元任先生为申报地图所制作的语言区域图,其中的汉语方言分区就有许多明显的变化。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看我的文章《申报地图之语言区域图》。b)汉语方言分区拿古全浊声母演变作为标准,这是比较通行的一个做法,这个做法渊源很久。李方桂()为《中国年鉴》所写的《中国的语言和方言》、王力()《中国音韵学》(下册)首次明确把古全浊声母的演变作为划分汉语方言的重要标准之一,几十年来一直为学术界袭用。其实无论从古全浊声母演变类型的地理分布来看,还是从计量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古全浊声母的演变都不适合在方言分区中扮演太过重要的角色。因为古全浊声母的演变常常不能有效地区分方言。我特地去做过一个考察,考察了《汉语方音字汇》里头的二十个方言点,另外再加六个方言点,将所有古全浊声母的字逐字统计,画了一个三维主坐标的散点图,这其实就是一个数量的聚类图。观察这幅图,我们发现拿古全浊声母的演变划分方言是很困难的。我们看,粤语和官话非常接近,吴语和老湘语也比较近。另外,新湘语、平遥话、闽语这一块儿比较接近,这个聚类里有两条线,一条线是沿着图中的a线排的,一条线是沿着图中的b线排的,沿着a线排的主要是非闽语,沿着b线排的是各种闽语。所以说,分小类没问题,但是大类分不出来。古全浊声母今读的三维主坐标散点图26个方言点

那么,汉语方言该采取什么标准来分类。这个问题还在研究中,目前还没能提出一个特别好的方法来。

c)跟具体语言现象通常具有明确的边界不同,方言的边界通常是模糊的。换言之,方言区并不是由一条线划定的,而是由一条宽带(同言线束通过的地区)划定的。不过为了简便和实用起见,人们往往会主观地选定一条线来画方言区,因此在一些具体方言的归属上出现一些左右为难的情况是正常的,不过这不会影响到方言核心区特征清晰、与周边其他方言保持区别的格局。意大利的部分同言线束横贯法国的同言线束d)一个语言的所有变体并非都能干净地划归明确的方言。梅耶(AntoineMeillet,)指出:方言并不一定把一种语言里所有的土语都包括在内。比方在希腊语中,大家最熟识的古雅典方言,和伊奥尼亚方言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但是它并不属于伊奥尼亚方言,更不属于任何其它方言。伊利斯,洛克里斯,佛西斯等地的土语有许多方面和多利克方言相近;但它们并不就是多利克方言。所以一种语言的各个土语并不是都能归入一些确定的方言里面。实际上,《汉语方言地图集》里的“土话”,就是这种性质的方言,它们归不到任何一种大方言里去。2.方言地图2.1方言地图描写方言语言特征的地理分布情况的地图就是方言地图。其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下图为法国西南部有关公鸡说法的方言地图。从图可见,在法国的许多地方仍然使用拉丁词gallus的一个派生词来表示“公鸡”。但是在西南部的广阔区域中,使用的却是其他说法:pullus(本指鸡雏)、faisan(本指野鸡)、vicaire(本指天主教助理祭司)。2.2方言地图的解释还拿法国“公鸡”方言地图为例。为什么大部分地区都说gallus,而偏偏在西南地区出现了多种说法?原来西南大部分地区的-ll变成了-t,所以gallus变成了gat,结果竟然和由拉丁语的cattus(猫)变来的gat产生了同音冲突,而这种同音现象是不能容许的,人们得另找一个词替代gallus和cattus两个词中的一个。指公鸡的gat就被其他词替换掉了。法国方言地理学家多扎(Dauzat)风趣地把这一现象叫做“猫儿咬死了公鸡”。下图中白线划分出“猫”的不同叫法,红线圈出-ll变为-t的地区。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替换gallus的说法一旦产生,还可以向本来不在同音冲突范围内的区域扩散,其中pullus的扩散最为明显(观察上图中蓝色部分越出红线的范围)。这项研究可以清楚地表明综合地图的重要性。所谓综合,既可以是量的综合(即把相同性质的地图综合在一起),也可以是质的综合(即把不同性质的地图综合在一起)。设计得好的方言综合地图,可以让人一眼看出地图的意义。

图书信息

这本书是为高等学校中文系汉语专业或专门化本科生所编写的专题课教程,系统介绍了汉语方言学的基本理论、汉语方言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汉语方言的基本面貌,重点阐述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注重对方言现象的具体分析,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融汇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音韵学等先修课程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利用国际音标准确记录语音的能力、运用音位学原理归纳整理音系的语音分析能力、运用音韵学知识探求共时和历时语音对应规律的能力、分析处理方言词汇和语法现象的能力。

目录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方言的基本概念一、语言和方言二、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三、方言和共同语第二节方言差异的成因一、产生语言差异的根本原因二、语言系统的内部演变和外部接触三、语言演变的社会条件第三节汉语方言研究和汉语方言学一、古代的汉语方言研究二、近代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的汉语方言研究三、现代汉语方言学的建立和发展四、新时期的汉语方言学五、汉语方言学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汉语方言的分布第一节汉语方言分区的方法和原则一、事物的分类和方言分区二、汉语方言分区的历史三、汉语方言的分类和方言区的划界第二节汉语方言的共时分布一、现代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二、方言岛和海外汉语方言三、归属尚待确定的汉语方言第三节汉语方言的历史鸟瞰一、史前汉语的多源融合二、上古汉语的共同语和方言三、中古汉语方言格局的形成四、近代汉语方言的发展演变第三章汉语方言的调查第一节方言语音调查一、国际音标和音素的记录二、声调的记录三、音节和音节结构四、音系归纳和字音的记录五、汉语方言的字音差异和语音对应规律六、语流音变第二节方言词汇调查一、方言词汇和方言词二、汉语方言的词汇差异和特点三、方言词汇调查要点四、方言词的本字考证第三节方言语法调查一、汉语方言的语法特点二、方言语法特点的发掘三、方言语法特点的调查和记录第四节方言调查的实施一、方言调查的目的和任务二、方言调查的类型三、方言调查的方式四、方言调查的工作要点第四章汉语方言概况第一节官话方言一、分布地域二、语音特点三、词汇语法特点四、次方言划分五、关于徽语和晋语六、代表音系和成篇语料第二节湘方言一、分布地域二、语音特点三、词汇语法特点四、次方言划分五、代表音系和成篇语料第三节赣方言一、分布地域二、语音特点三、词汇语法特点四、次方言划分五、代表音系和成篇语料第四节吴方言一、分布地域二、语音特点三、词汇语法特点四、次方言划分五、代表音系和成篇语料第五节粤方言一、分布地域二、语音特点三、词汇语法特点四、次方言划分五、代表音系和成篇语料第六节客家方言一、分布地域二、语音特点三、词汇语法特点四、次方言划分五、代表音系和成篇语料第七节闽方言一、分布地域二、语音特点三、词汇语法特点四、次方言划分五、代表音系和成篇语料主要参考书目附录一教学大纲附录二名词索引附录三自测试题

书名: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

书号:-7---7

作者:李小凡,项梦冰著

定价:32.00元

出版日期:/0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









































白癜风治疗最好方法
治白癜风呼和浩特哪家医院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zx/59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