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物鉴赏 坤舆万国全图 明坤舆万国全图 纵厘米,横厘米 年代:明代 收藏: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舆万国全图》为明万历三十六年(年)宫廷中的彩色摹绘本,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据刻本摹绘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所绘五大洲中,各洲以不同颜色区分。山脉以写景法描绘,河流以双曲线绘写,海洋则以深绿色绘出水波,整幅地图和谐而又富有层次感。在地图圈外还绘有九重天图、天地仪图、日蚀图、月蚀图、赤道北地半球图、赤道南地半球图、中气图等小图,包罗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开拓了当时国人的眼界。地图中的插图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在各大洋中,绘有16世纪不同类型的帆船9艘,在各个海域中,还绘有鲸、鲨、海狮等海生动物15头,南极大陆上还绘有陆上动物大象、狮子、驼鸟、恐龙等8头。这幅地图还保留了母本的全部序跋,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何为中国?何为天下? 从地图的发展着眼 曾经的中国人心目中的天下是怎么样的? 《诗经》里面有诗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中国这一个词很早就出现了。这个时候“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在古人心目中,中原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即“天下至中的原野”。 先占据中原地区,是得到天下的基础。所以得中原者得天下。 比如说“逐鹿中原”。 比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时候中原和天下的范围不大,大概就是指黄河上下游,今河南省地区。 中原当然,受限于科技的发展和古人对地理的理解,以中原为中心,全方位向外扩展的地理范围,叫“天下”。 后来由于地理学说的发展,在明朝洪武年间已经能绘制出比较接近现在式样的地图。 明代绘制的《大明混一图》万历年间,利玛窦从澳门进入广东开始传教。 带来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 带来了《坤舆万国全图》,给大明政府带入世界万国这一概念。 后来因为官员自以为,在利玛窦带来的地图上,“天朝”不在世界的中心,于是地图从此改版,以中国在世界的中心,并沿用至今。 改版以后的《坤舆万国全图》是这样的 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他就是现在我们世界地图的雏形。 “中国”为国,其实是个很年轻的概念。 “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 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of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当然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当然了,现在你看懂这个“新”字。 “东方”是个什么概念? 东方巨龙又是个什么概念 中国人常以东方巨龙自称看世界地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明明在地图中间,在世界的中心,而外国人都称我们做东方。 按照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为中点绘制的地图是这样的 也是地球上最通用最普遍版本 因为中国地处美洲和欧洲的东边,在地图上位于世界地图的东边,所以才被称为东方。同理,这也是“西方”国家的来源。 当然,也有一类地图比较奇葩。 比如说美帝国主义以美国为世界中心绘制出来的世界地图。 图中,中国和俄罗斯国土被硬生生切开 (是不是跟美国的政治倾向很雷同?) 敬请各位爱(feng)国(qing)人士先不忙振臂高呼美帝多无理多野蛮多浅薄多不自量力云云。 事实上地球上许多国家也会绘制出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但在教学上或者政治上宣传上更多推广的是以本初子午线为中点的版本。 因为这样子的世界地图对地理位置,天文、水域、气象以及相关科学知识的吸收和领悟才是最有帮助的。 振臂高呼前冷静思考一下,贵国流通最广的世界地图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果爱,请爱得有内涵一点; 如果爱,请爱得有科技含量一点; 结语 《坤舆万国全图》中关于“地球”的概念 “地球”跟“天下”的争议一度很大影响出版 正如利玛窦在笔记中写道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大、政治制度和学术的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越使他们骄傲,那么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他们就越自卑。” 一叶障目、故步自封、空谈误国之风古来有之。 被迫改版“中国版”世界地图的利玛窦一语成谶。 共勉。 利玛窦(左)和徐光启 文物鉴赏 配以相关知识、历史、故事 借古喻今、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传播文物知识、欣赏文物之美,发现文物内涵 笔者蒙昧学识 文中谬误在所难免 敢望看官雅量 内容转载自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中科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