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察shobserver 了解上海的第一选择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正是公务员加薪话题的真实写照。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有些公务员“闹情绪”,已是公开的秘密。 上月应邀出席政协十二届常委会七次会议时,王岐山就有正面回应:“(有人说)反腐以后,基层干部不作为了,(也有人说)不干活了。我问你们,不作为和乱作为,哪个对我们党的影响更大?哪个的现实影响危害性更大?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整治的是乱作为,不作为要不要整治?要整治,但是首先要把乱作为整治了。” 纪委当家人的表态如此坚决,但只是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基层有情绪也总还是要安抚。“公务员队伍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基层公务员更是上情下达的关键环节”,这是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近日做客人民网时的点评,讨论的核心话题正是公务员工资。 加薪自然是安抚的最重要手段。根据湖南湘西州委常委、组织部长曹普华对日前审议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解读,亦同样可以看出工资调整对公务员改革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这次《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我们相信通过健全完善这类体制改革,通过顶层设计的实施,老实人将不再吃亏,投机钻营者将不会得利,地方政治生态将会得到改进,将会不断地优化。” 基层公务员加薪在望,这并非无中生有。早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就坦承:“公务员工资应该上涨,目前中央已责成有关部门调研。”播放这条新闻时,央视的标题正是《基层公务员涨工资无悬念》。 公务员工资上一次调整是在年,时隔八年之后的这场漫长的铺垫,从同期人社部副部长何宪所透露的信息中也可看出端倪:“公务员工资制度将面临改革,方向将是缩小地区差距、形成合理的地区之间工资关系,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此外,工资分配上要注意向基层倾斜。” 让反腐先飞一会,该涨的工资随后就到,在此期间还请稍安勿躁。这大约就是近期广为流传的白纸黑字的人民日报文章的态度:“基层干部不容易,公务员工资该涨还得涨。但,这和一心为民是两码事,绝不能画等号,不涨也得好好干。绝不能多赚点,就多干点,少赚点,就少干点。说到底,还是一个职业道德、理想信念的问题。诚如习近平同志所言,权力是个神圣的东西。” 与工资话题并驾齐驱的是福利问题。 造势之功要归于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9月8日的文章《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作者选在中秋佳节的重要节点,反弹琵琶讨论福利问题,认定“借反腐之名拿掉老百姓应有的职工福利,绝非中央反腐倡廉本意”: “反腐败,反的是三公消费,反的是个别官员的权钱色交易、任人唯亲、买官卖官、欺上瞒下,反的是个别垄断性企业存在的高收入、高消费、高福利的灰色腐败,反的是个别单位假借‘职工福利’之名侵吞国家资产、串通起来寻租、分肥的腐败行为。对这些形形色色、或隐或现的腐败行为‘零容忍’,老百姓拍手称快...但中央的八项规定,反的绝不是职工的正常福利。一年就那么几个节假日,单位这时慰问基层员工,发一点福利,全体员工捧着节日福利喜气洋洋,这是多么体贴民心的好事,和腐败有多大关联?” 同样是掐准时间节点,上海的劳动报以图文形式详解“不能拿掉的职工正常福利有哪些”,一时间也是引来无数转载,包括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网事、新华社客户端在内,都大力予以推荐。“公司员工辞职,原因归根结底无非两条:钱,没给到位;心,受委屈了。归根结底,干得不爽”,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成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