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城郊接合部的一处加工医疗废物的小作坊内,成堆的医疗垃圾散发出异味。受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分子在城郊接合部进行医疗垃圾加工,将软管、输液袋等医疗废物卖给塑料厂制作成塑料杯等塑料制品。 近期,湖南省基层执法部门查处了两起非法回收加工医疗垃圾(含医疗废物)案件,湖南长沙、湘潭、益阳、株洲、衡阳以及医院和血站的医疗垃圾流向城郊接合部和农村地区的“黑作坊”。 追踪调查发现:湖南医疗垃圾尤其是医疗废物回收处置乱象丛生,分类、运送、处置、监管存在较大漏洞。 医疗垃圾流入家庭式“黑作坊”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医院进行分类,其中5大类医疗废物必须送往具有资质的医废处置中心焚烧销毁,而输液袋、输液瓶等医疗垃圾则可以进入资源回收利用市场。 湖南省环保厅固废站负责人龚志凌说,在岳阳、长沙查处的两起案件中,执法部门查获了近百吨医疗垃圾,其中大部分是可以回收的输液袋、输液瓶等医疗垃圾,少部分是必须焚烧销毁的医疗废物。从环保部门的角度来说,查获的近百吨医疗垃圾没有严格按规定进行分类,掺杂着输液针管、血液袋等医疗废物,整体而言都可以视作是医疗废物。 据岳阳汨罗市环保局应急中心主任徐树立介绍,年4月7日,汨罗市环保部门在古培镇一村民仇某家中查获50多吨医疗废物。仇某和几位工作人员未戴口罩,只戴手套对医疗废物进行分拣、粉碎,作坊内医疗废物堆积如山,输液袋渗出的药液在地面随意流淌,生产废水一部分经雨水沟直接外排。执法人员立即要求仇某暂停加工医疗废物,保护现场、收集证据并通知公安部门立案调查。 经查,这些医疗废物分别来自湖南的益阳、衡阳、株洲以及湖北的襄阳、远安等市县的医疗机构。 湖南省环保厅6月份通报,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在侦查处理此案,经公安部门侦查,已经对仇某等9名涉及该案的嫌疑人实施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深挖之中。 医疗垃圾处置监管漏洞大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医疗垃圾回收、运送、处置等环节乱象丛生、隐患重重:医院医疗垃圾分类工作缺位。龚志凌说,平时例行检查发现,医院没有将尖锐性医疗废物(针头等)、具有毒性的医疗废物与一些可回收的医疗垃圾分开,分类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 医院院长告诉记者:“按照要求,各个科室会按照相关规定先进行分类,再送往专门的储存室存放,医疗废物和可回收的垃圾都会分门别类地存放好,然后交给专门的公司来清运。在医院医院负责,医院就不管了。大医院每天产生的医疗垃圾、医疗废物比较多,很多针头等尖利器物品没有一次性处理完,分类不清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医院内流出,也可能是医疗废物转运环节出了问题,还要等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医院监管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各个科室产生的医疗垃圾经过分类以后,医疗废物就会送到暂时存储间分门别类地存放。每天晚上,专业的运输医院清运医疗废物。医院支付给清运公司的费用是每天每个床位2块钱,医院共有多个床位,每年大约要支持万左右的费用。” 医院医院护工、物业人员倒卖医疗垃圾,已成为一种“潜规则”。医院的知情人士透露,医院的医疗垃圾由物业公司分类,存储,联系专业公司处置,但物业公司是否会将医疗垃圾全部交给专业公司处置,根本不得而知,有一些物业公司请的护工、保洁阿姨的头目是一些医疗废品回收员拉拢的“关键人物”。 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县医院给护工、清洁员每个月的工资不够,就默许了她们卖输液袋、药瓶等医疗垃圾给收废品的人,当作是补贴。 “也有卫生部门查,卫生部门派人检查的时候护工就不卖,隔几天卖一次,没有人管。”医院负责人说,医院要自负盈亏,医院钱销毁医疗废物,医院出钱给专业清运处理公司销毁医疗废物,不如让护工处理,卖掉当补贴。 湖南省卫生部门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湖南省有6万多家医疗机构,卫生行医院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监管不可能做到无死角。医院来说,请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公司处理医疗废物要交钱,就可能出于利益考虑,把一些医疗废物“偷偷”处置了。 三是清运、处置环节监管漏洞凸显。湖南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高纪平说,医院有严格要求,大医院主动故意将医疗废物和可回收的垃圾倒卖出去的可能性不大,不排除医疗废物转运的环节可能存在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完善医疗垃圾处置体系 专家指出,医疗废物具有急性传染、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所含有的微生物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废物的几十倍,如处理不当,医院感染和社会环境公害源,更严重可成为疾病流行的源头。医疗废物中含有不同程度的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并且在腐败分解时释放出恶臭气体,生成多种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环保公安等执法部门必须调查清楚涉案医疗垃圾倒卖利益链条,追究责任,找出漏洞,排查隐患。 首先是源头把关。徐树立认为,要从源头上进行把关,确保医疗垃圾和医疗废物不能违规外流进入市场,环保和卫生部门要加强配合,医院检查监管力度。 其次要完善法律,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状。湖南省人大环资委监督处处长刘帅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对主管部门、医院、违规经营者的处罚都较轻微,如一般医废处理违法行为都仅处以元至元罚金,只有出现严重污染事故才有可能追究刑事责任,但倒卖一吨输液袋的收益就可以达到元,法律处罚威慑力相对较小。建议适当强化处罚措施,提高违法成本,倒逼医疗机构主动作为,防堵漏洞。 第三,要规范对可回收医疗垃圾的分类和处置方法。龚志凌等指出,目前,对医疗废物的处置,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意见不太统一。哪些属于医疗垃圾和哪些不属于医疗垃圾,主要由卫生部门来制定标准。 龚志凌指出,目前对可回收废医疗垃圾的管理,基本上处于放任状态,建议对其回收主体、再生产主体进行筛选,实行特许经营,并规范其分拣、清洗、利用等过程。 另外,要健全部门工作联动机制。记者调查发现,医疗废物在分类、清运、处置漏洞丛生,而环保、卫生等部门对医疗废物回收处置的监管存在“各管一头”的问题。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卫生和环保的权责划分很清晰,医院大门里面时,由卫生部门负责监管,医院大门,就由环保部门监管。卫生、环保、公安应加强联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执法活动,形成相互支持、齐抓共管的监管局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医疗机构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同时加大对不法回收、倒卖者的打击力度,形成震慑范围。 来源:经济参考报纸 赞赏 长按閽欐硦涓夐唶鍊嶄粬绫虫澗杞啅鐧界櫆椋庢不鐤楁渶濂藉尰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