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0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关于《公务员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直面近年来公务员招考、管理、工资、基层现状等诸多方面问题,并提出了尽快调整公务员工资等多项建议。

基层公务员的现状究竟如何,公务员队伍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小编带您分析、解读本次调研报告中的多个看点,并为您梳理了本报近年来有关基层公务员生存状况的部分报道。

一工资待遇差

1.典型案例:收入平均每天50元

湖北某乡镇的“90后”公务员常月是女孩,她的男友江星,生于年,是同县另一个乡镇的公务员。

目前,常月和江星两人的月工资,都只有元左右,有时碰上亲戚朋友办喜事,几百元的随礼多送几次,“剩的工资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常月很无奈,如今的工资和自己的教育投入,完全不成正比。

“这点钱,我俩怎么结婚,怎么买房呢?”常月不时冒出这样的困惑。

别看在基层党政办工作,常月自称“压力绝对不小”。上对县里,下对村书记和老百姓,干得最多风险也最大,“一出问题纪委马上过来查我们”。很多个晚上,她和镇政府其他几个年轻公务员聊起来,大家都有着类似的迷惘。“没人知道,我们用这多元的工资,什么时候付得起房子的首付?”

江星还想读在职研究生,但很少跟常月聊到这个。两人的深夜通话内容,往往是自己工作中的趣事,就是不聊工资。“钱钱钱,全是钱。不敢说这个,一说就要冷场。”常月说。

——摘自中国青年报报道《谁能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够得着的晋升通道”》

李明是北京市某街道办的一名年轻公务员,每个月多元工资,没有其他收入。生活中,每月元的房租是他最大的一笔开支。除去日常生活开销,他说,“每个月剩不了钱,不借钱就不赖了”。

——摘自中国青年报报道《“我一个月多元工资,没有其他收入”》

2.专家解读:

按国际惯例和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行做法,公务员工资水平大体处于社会平均收入偏上位置。而目前公务员工资与国有企业平均工资比较稍低,与全部企业比高一些,但后一差距比5年前明显缩小。从这个角度看,适当提高一些公务员工资是有道理的。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

3.解决方案:

建议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尽快建立工资调查制度,使公务员工资水平和经济发展、物价水平以及公务员的工作职责任务等相适应,形成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公务员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二招录制度不完善

1.典型案例:

湖南籍考生小邹报考重庆市公务员职位,以总分第三进入体检环节。但重庆一院的体检结果显示小邹血压偏高,因此落榜。后来,医院测量血压均合格,也在湖南成功考上了公务员。同一人,为何在不同地方体检有不同结论?

——摘自中国青年报报道《一考生怀疑“被高血压”走上申诉路》

2.专家解读:

在公考腐败案例中,有一些共性:舞弊者的身后往往有着一个庞大的权力背影,而东窗事发,绝大多数都不是通过正常的监督,而是源于网友爆料或竞争对手的揭发举报。事后处理,则一般都只涉及当事考生,考生背后的“官爸”“官妈”则毫发无损。正是源于制度层面的多重弊端,公众才对公考公平产生一种深深的不信任感。

——摘自《春城晚报》评论员吴龙贵博客

3.解决方案:

进一步完善考录遴选考核等制度。在公务员考录方面,要加强考录制度研究,制定科学的分级分类考录办法,对认定标准、职位范围、招考程序、测评标准等作出规定。

——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公务员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三晋升通道狭窄

1.典型案例:“公务员”再考“公务员”

在贵州某乡镇当团委书记的曾莹,已成功考到县里。“年轻人看不到未来,走是迟早的事情。”曾莹说,基层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还有严格的排队晋升制度,很容易让年轻人“在等待中消磨了所有的热情”。

曾莹自己也是活生生的例子。这个贵州女孩最忙的时候,被领导塞了团委、人事、档案等9类工作,“想要干出新意太难了,能应付就不错了”。那段时间,领导一来电,她握着电话的手就发抖。

也是那段时间,她下定决心“逃离基层”。她和50多个乡镇公务员报名参加了县里的遴选考试,“基本符合报名条件的都参加了”。今年,她成功了。

——摘自中国青年报报道《谁能给基层公务员一个“够得着的晋升通道”》

2.专家解读:

“一个县里,一般有上千名公务员,他们大多在乡镇工作,绝大多数干十几年也升不到处级。而国家机关里的研究生,一个处级单位就三四个人,基本干上六七年就能到处级。基层的晋升机会少,可见一斑。”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周志忍

3.解决方案:

在公务员遴选方面,要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视野,规范选人用人方式,畅通和规范基层公务员“上行通道”,优化领导机关公务员队伍结构。

——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公务员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四部分官员拿工资不干活

1.典型案例:

陈景云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一名正科级干部。年6月,他发帖举报自己吃空饷7年、诈骗国家20多万元,随即引起舆论聚焦。“我希望上级能针对我的问题,依法依纪先从我查起,处理零陵区多个单位、多人的‘吃空饷’问题。”

——摘自中国青年报报道《湖南永州部分基层官员“被动”吃空饷》一文

2.专家解读:

有权者占着编制、拿着工资却不见人影,机关单位还要另请临时工干活,这等于一个岗位要支出两份工资,“吃空饷”严重浪费了财政资金、败坏了社会风气。“吃空饷”屡禁不绝,主要是因为清理不严、处罚过轻。

——《北京青年报》评论

3.解决方案:

在公务员考核方面,要明晰不同岗位公务员的职责权限,细化职位考核标准,推行平时考核,增强考核的针对性、有效性。

——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公务员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五退出渠道不顺畅

1.典型案例:

32岁的民警陶功财,税后工资,但光房贷就要一千多。一家三口全靠他养活,连人情往来的红包都送不起。因为“背着房贷、欠着外债”、“工作没有成就感”,这名基层公务员辞职了。辞职前,他花了一个月才说服老婆。之后,他辞职的消息在网上引发海量热议。

——摘自中国青年报报道《跟公务员队伍说再见》

2.专家解读:

为何公务员辞职少?一是公务员辞职后就没有养老金了。由于现行养老金制度设计的原因,如果一个公务员辞职,就相当于前面多少年就白干了,因此越是年龄大的公务员越少辞职。二是公务员的职业比较稳定。公务员辞退的规定是两年不合格就可以辞退,但现实中非常罕见。

3.解决方案:

要完善公务员退出机制,制定政策,细化程序,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制度。

——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公务员法》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基层公务员心声:就怕自己会过劳死

我最初担任的是秘书职务,从提水倒茶和打扫卫生做起,收发上级文件,打印汇报材料,给下面传达有关文件精神等都是一些杂事。有时候我还会跟着领导去各个村里跑跑,了解情况。终于开始忙碌了,比学校的无聊有意义。一开始我甚是喜欢一名基层公务员的生活。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大展鸿图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

曾经以为公务员的日子很闲适。喝喝茶,看看报纸,然后就可以无止尽的回家享乐。然而不是的,至少对于我来说。工作比普通的职工累,工资却比普通的职工低。干完一个部门的活儿,又调到另外一个部门继续干。总之,一定有干不完的活。最近天天加班,就怕自己会过劳死,年终检查资料和一张张报表弄的我头晕眼花。日复一日,对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失去了当初的工作激情。

不知不觉,在这个小乡镇已经呆了一年多了。日子每过一天,时间就流逝一点,我也越来越煎熬:两年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自己的风险选择会不会有同等系数的收益?当身边的公务员不断往上走的时候,当身边的同学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的时候,我不知道我的前途会是怎样?还是慢慢混吧!哎,闷啊烦啊!想我年纪不大却快想白了少年头!

——摘自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位80后基层公务员的烦恼》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名医会诊
在北京线咨询治疗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fz/97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