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更具影响力自媒体,带你遇见不一样的湖南

长沙向西一小时车程,就到了宁乡。天涯走读湖南一行人来到这片诗情画意宁静祥和的土地,参观炭河里青铜博物馆、穿梭炭河里古城、观看千古情演出、游历金洲关山古镇、重走石仑关古道......一路穿越历史和美景,在湖南这片“传奇之地,宁静之乡”找寻一段浪漫邂逅。

宁乡治邑于三国,建县于北宋,取“安宁之乡”而得名。宁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源脉,青铜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宁乡有“中国南方青铜文化中心”之美誉,这里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数量多而集中,造型装饰奇诡瑰丽,令人叹为观止。作为湖南湘江流域商周铜器的典型代表,被称为“宁乡铜器群”,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四羊方尊。

炭河里青铜博物馆,就坐落在黄材镇沩水河流和它的支流塅溪河的交汇处的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炭河里青铜博物馆于年9月30日正式开馆。整体博物馆的造型,就是以四羊方尊为原型进行设计的,四面则镶嵌着黄材镇出土、全国唯一以人面像为装饰的人面纹方鼎上的人面像图案。

进入博物馆大厅,一尊硕大的金色四羊方尊呈现在眼前,这是按照1比6的比例复制的。至于为什么是金色的,那是青铜器在刚铸成时就是金色的,古代青铜器也被称为“吉金”,寓意吉祥。现在看到的青铜器由于在土壤中保存过久以及空气的氧化作用,变成青灰色,青铜器的叫法也由此而来。

博物馆建筑面积平方米,外围配套区面积近亩,展厅面积约平方米。博物馆分上下两层,一楼以湖南出土的青铜器、炭河里遗址出土文物和青铜文明的解读为主线分三个篇章进行展示。二楼设有宁乡民俗文化展和3D影院以及学术报告厅,用于博物馆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活动。

博物馆分为“青铜迷雾”“方国都邑”“青铜文明的解读”三个篇章。在“青铜迷雾”展厅,一张动态地图重现中国青铜器的发现史,还有一张效果图,展现了宁乡铜器群的分布。湖湘文明兴起于楚文化,但湖南境内出土的商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数量已达几百件之多。

“方国都邑”为游客全景展现了炭河里遗址的前世今生。炭河里遗址处于宁乡铜器群的中心腹地,于年初被首次发现。它是全国为数不多、南方罕见、湖南唯一的西周古国遗址。炭河里遗址在1年至5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挖掘,发现了城墙、壕沟、宫殿基址、平民生活区以及贵族墓葬区等,现存面积约2.3万平方米。一个根据遗址1号宫殿基址复原的宫殿展示的是“四阿重屋”的建筑风格。这个复原宫殿高2米左右,属于迷你版宫殿。

“青铜文明的解读”展厅里,用雕塑和音像还原了一场大型祭祀典礼的壮观情景,能让游客直观地感受到西周的祭祀文化。史料记载,夏商周三代,列国征战不断,受战乱困扰,一些商周部落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携带重器,举族南下。有一支殷遗民,一路南迁进入湖南,并最终落脚宁乡黄材盆地。

最后终于见到多件“国宝级”文物。其中,堪与“鼎王”司母戊鼎媲美的两件珍贵青铜器令人叹为观止。瓿是古代的一种盛酒、盛水器。1年黄材镇划船塘沩水河中发现的商代兽面纹巨型瓿,是目前所见商代铜瓿中体型最大者,被称为“瓿王”。铙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宴乐、军旅等场合,这里见到的商兽面云纹铜铙,这两件都是国家一级文物。

走出青铜博物馆,即来到考古遗址公园内的文化长廊。穿过一道高大巍峨的古城阙,就进入了遗址公园文化长廊核心部分,一座天然的博物馆、一幅跨越三千年的时空画卷就在这里,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首先脚下是一段由麻石铺就的古驿道,青铜、陶纹的地面铺装,仿佛将我们带入到年前的炭河古国当中。沿着古驿道一路寻觅,可以看到岁月侵蚀的路面上,仍留有坑坑洼洼马蹄踏出的蹄痕,车轮磨出的深深辙印。

文化长廊共有十大景观,分别是历史文化墙、楚王秉戈、游览木栈道、祭祀台、塅溪梯田、古驿道长廊、沩水关隘、渡口、冥想台和文物挖掘坑。长廊旁边,占地2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泊,从黄材水库引水建成。湖心正值初夏荷花盛开,为整个湖增添了几分亮色。

之所以叫炭河里,是因为从黄材镇沿沩江逆行2.5公里,一条小河自北向南注入沩江,两河汇流处形成了一个三角洲。旧时黄材是沩江上游的货物集散地,在陆运不发达的古代,这里主要靠水运。沩山、祖塔、月山、崔坪等山区盛产竹木,当然也出产木炭。木炭出山后,就在这里下排或者集中出售,久而久之,这里便被叫成了“炭河里”。

木栈道曲曲折折,在木栈道下流淌的就是黄材河,属于沩水河的支流,木栈道两边是温润细腻微风中摇曳的灌木和绿树。1年6月16日的下午,四位宁乡细伢子就是在这条河中游泳时,发现了炭河里青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兽面纹巨型瓿。

炭河里遗址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西周城址,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却陆续惊现了大铜烧、人面纹方鼎、提梁卣等大批国宝。在距离不远的月山转耳仓还出土了享誉海内外的四羊方尊。炭河里王宫杰出的女性首领青羊公主沉睡于此,相比震惊世界的长沙国辛追夫人,这位公主的历史还早多年。炭河里遗址于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炭河古城,超过三千岁,是湖南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也是唯一的西周古城。

文化长廊东西走向,连贯着遗址本体区和炭河里青铜博物馆,是游客参观浏览遗址公园的主游道,也是炭河里文化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炭河里文化的起源、兴盛、衰败、沉寂与再现为主旋律,向游客展现炭河里文化的时空画卷。

刚走出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青铜迷雾”,随即就来到不远处的“炭河里古城”体验一把时空穿梭。宁乡炭河古城作为中国大型西周文化主题公园,也是湖南省唯一的西周文化主题公园。景区真实再现了三千年前的西周社会、文化、生产、生活场景。

炭河古城上午10点开园,园里有许多小型节目,这些表演节目都有时间的,如果时间安排合适,可以赶上所有演出。西周王宫、古城墙、兵事殿、六艺之教、后宫等周文化风情神奇再现,活着的西周市井图、姜太公呼风唤雨法术馆、妲己幽魂鬼屋、太子阴魂听音室等高科技体验项目惊喜连连,每个项目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西周风情街,可谓是活着的西周古城商业街。每天人来人往,喧哗热闹。徜徉在西周风情街,处处编钟古乐、诗礼周风,仿佛三千年前的时光再次复活,传递着来自遥远年代的文明气息。真实还原和再现三千年前的西周社会、文化、生产、生活场景,重现璀璨的西周青铜、礼乐文化。

彩楼抛绣球是宋城炭河古城经典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天都有几场,话说周王室的小公主,年芳二八,如花似玉,正秉承皇意,准备抛绣球招驸马。全城公子哥儿跃跃欲试,盼摘得美人芳心,与公主拜堂成亲。现场观众都十分热情。

炭河上这座栈道悬桥被称为“情桥”,可谓是炭河古城最特别的景观,一桥飞渡,再现西周时期的特殊的历史风貌,听闻一起走上情桥的情侣会天长地久的。传说周武王姬发年轻时,在炭河畔结识青铜器工匠之女宁宁,两人一见钟情,后人为纪念宁妃和武王的定情地,将炭河上这座悬桥称为“情桥”。

昔日纣王为享靡靡之乐曾倾酒为池,与妲己纵情嬉游其中,历史谓之"酒池"。今日酒池,是一处为游客精心打造的戏水游乐区,内设有水上秋千、浮桥、独木桥、吊环桥、绳桥等多达十数种水上游乐设备,让游客尽享泼水、戏水、亲水的欢乐时光。

逛了古城,最重要的去看《炭河千古情》,宣传语为“一生必看的演出”,早听说口碑不错。《炭河千古情》大剧院外立面艺术墙是中国最大的饕餮纹主题墙,状似中国艺术剪纸的大红墙面格外引人注目。面积达多平方米,最高处达28.8米。室内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水舞台、升降舞台、旋转舞台,并借用高科技声光电激光打造出美轮美奂的千古风情。

演出时间是下午2点半,看演出排队进去的时候人很多,座位都坐满了,音乐响起的时候,演员美轮美奂依次出场,整台演出用水、陆、空三维立体空间演绎西周王朝的兴衰,以及四羊方尊和炭河“神秘渊源”的千古传奇故事。场面很壮观,舞台剧效果一流,是一出非常震撼人心的演出。

《炭河千古情》以西周王朝灿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国之重器“四羊方尊”的传奇故事为主线,演出分为《在河之洲》、《炭河绝恋》、《妲己艳舞》、《牧野之战》、《爱在宁乡》等几幕。在这段故事里,有巾帼红颜的倾国倾城,有生离死别的缠绵悱恻,有家仇国恨的悲愤忧患,有武王伐纣的壮怀激烈,再现了三千年前那一场爱恨情仇。

舞台拉开帷幕,灯光渐渐熄灭,转瞬间时空交错。演出运用先进的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将在场的每一个人拉进时间隧道的漩涡,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地动山摇、狂风呼啸、飞花飘雪、万箭齐发、烈焰冲天的场景。由数十万只LED灯珠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星光幕布从天而降,将剧院变成一个巨大的时光隧道。

国内最大的亚克力酒樽里盛满了10吨“美酒”,妲己艳舞在“酒樽”中上演高难度的水下杂技;“牧野之战”中军队从观众席上跳跃而出,姜子牙凌空而降;还有高达10米、宽达30米的水坝瞬间炸裂,吨大洪水倾泻而下,水舞台瞬间一片汪洋,滚滚巨浪直扑观众脚下,营造出史诗般的水战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谢幕后还觉意犹未尽。

炭河千古情整个剧情紧凑,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铺垫,仿佛这故事就在眼前发生着。在时间的长河里,悠悠的炭河水流淌了三千年,宁乡依托炭河里国家遗址公园,融历史文化和现高代科技于一体,再现凝重之青铜,密藏之遗址。三千年前宁乡炭河里的青铜文明,金戈铁马的英雄史诗,江山美人的炭河绝恋,真善美,执着与大爱,一直在这里传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宁乡人。

才走出三千年前西周王朝,历史的长河连绵跌宕,我们又穿越到了烽火连天群雄割据的三国时代。位于宁乡金洲镇的关山,因三国名将关羽战长沙时在此屯兵而得名,如今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东汉末年,刘备将取荆州南四郡,派大将关羽攻打长沙郡,大战黄忠,史称“关公战长沙”。正是因了关公曾在此驻兵,所以这一带至今仍遗有关山、箭楼村、颜塘村、烈马卧槽、歇气岭等地名。前几年修建金洲大道时,还出土了一批三国时期的古兵器,可见这段历史并非虚言。

步入古镇,我们真像是穿越了一样,小时候听说过的关于三国的故事场景,在这里都一一呈现,穿过古城门,一个硕大的“义”字屏下,有三人环桌,或坐或立,或儒或雄。桃园三结义、三国草堂、凤仪亭、铜雀台、七星坛......每个场景,都有栩栩如生的铜像对应出一千八百年前的样子。

漫步在古镇里的石板路上,随处可见古香古色的三国建筑以及威武逼真的人物铜塑,置身其中,仿佛回到那“煮酒论英雄”的枭雄时代。路边,居民摆出几张小木桌、方凳,售卖当地特色美食。这些与古镇的古色古韵融为一体的关山人,也能随口跟游客讲一段关公战长沙的历史。

义重桃园,形象逼真还原了刘关张三人结义的场景,焚香礼拜,宣誓结为兄弟;在三国草堂,看到的是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在张飞肉铺,张飞铜像睁着铜铃般的大眼,而那些挂着的猪肉,实在太像真的了;大乔小乔抚琴起舞,看到这两尊雕像眼前瞬间有了弹琴献艺优美的画面。

在古镇游客除了游览三国古镇、关山博物馆、湖湘古村、湿地氧吧、开心农场、四季果园,还可以在这里骑行漫步、青年湖划船、跑马涉水、栽菜摘果、钓鱼看戏、打牌唱歌、品茶购物,深入到农家小院中去亲身参与煮酒、打豆腐、榨茶油、做红薯粉、做酱油、做醋等十多种农事体验,其乐融融。

拾级而行,抚摸着古朴而不失雄伟的古城墙,脑海中浮现的是,关云长攻长沙战黄忠,硝烟滚滚马嘶人仰的战争场面,历史和现代在这里奇妙重合。一个人物,一段历史,融合成了古镇关山的深刻内涵,被千百年地传承和称颂。

挟裹着三国的烽烟,继续向近代穿越,我们又步入到百年前的民国时代。来到位于宁乡夏铎铺镇天马新村天马山山麓的石仑关。天马山因有两山高耸入云,好似两只昂首的马头,意欲腾空而去而得名,素有“天马翔空”之称,为宁乡十景之一。石仑关是一个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的地方,既是一个千年古关卡,更是近代中国一个红色地名。

作为古驿道上的千年关卡,位于天马山下,关口峡谷很窄,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长沙通往宁乡的东大门。而成为为红色地名,是与青年毛泽东有关。百多年前的年夏天,青年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从这里开始他们对中国农村的游学调研之路。当年二人途经此地时,突遇大雨,于是去附近的李家伞铺买伞,然而两个书生囊中羞涩未带分文,便现场赋诗一首赠予店家,店主十分钦佩毛泽东的才华,便送了油纸伞给二人,这把油纸伞伴陪毛泽东走过游学之路。

今天的石仑关成为美丽乡村示范点,全面实行新农村环境和绿化建设,环村公路实现了黑化、亮化和绿化,村民房屋进行统一徽派风格的改造,木窗悬绿、比邻而居,每个路口都设置了木制的指示牌,绘制了历史文化墙,石仑关水库经过设计提质,增设了滨水眺望台、木桩步游道,村子里百多亩耕田不再种庄稼,而是种上了开着紫色花瓣的马鞭草,每到五六月份,像薰衣草一般充满了浓厚的浪漫色彩。

当年青年毛泽东走过的古驿道还有一部分保留原样,百多年后,我们重走在古道上,循着毛泽东当年的脚步,踩着如当年般泥泞的路面,脑海里不由自主浮现毛泽东和那些革命先行者踽踽而行的身影,脚下的步伐也越发的坚定了。

出品:小雨网络·头等传媒

摄影:老茂

编辑:树灵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

推荐阅读

选择下方关键词点击阅读

?南楚名山白云寺?雕梁画栋锦绶堂

?湖南的实景演出?秀美灵活曲尺湾

?花木走廊画中行?清新花海石仑关

湖南头条招人ing,点击加入我们~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lt/104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