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 书院在其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传承文化,教化后人。 在我国古代书院中,有四大书院比较出名, 它分别就是: 河南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山东的徂徕书院。 四大书院的排名是宋朝时候所兴起的,南宋宰相范成大提起了四大书院排名之说,历经了千年的历史变迁,四大书院如今冷暖两重天,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来给四大书院重新安排一个座次: 古代书院 第一: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把岳麓书院排第一,也许很多人不服,但是没办法,综合起来,它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它是现在唯一一个还在招收学员,教书育人的书院; 在古代它也许没有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出名,但是从清朝到近现代,那可是人才济济, 清朝时为朝廷输送了名人才,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 我们来看一下,岳麓书院近现代都出了哪些人: 陶澍、贺长龄、郭嵩焘、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谭嗣同、唐才常、黄兴、蔡锷、陈天华、程潜等晚清民国大佬也是岳麓的高徒。 毛主席、蔡和森、谢觉哉、甘泗淇、周小舟等新中国优秀的革命家都出自于岳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抬棺征新疆,收复中国6分之1国土的左宗棠; 中国有二个半圣人,其中半个就是曾国藩; 还有一个圣人中的圣人,毛主席。 这就让其它书院难以望其项背, 岳麓书院也是唯一从创建之时到现在,还在持续不断地为国家输送人才的书院。 同时,它也是现在旅游热度最高的书院, 你说,它不应该排第一吗? 岳麓书院俯瞰图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 从五代时候,这里形成了书院的雏形。 到北宋年间,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创办了岳麓书院,占地37亩,建筑面积平方米。 后来朱熹和张栻在此论学,岳麓书院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岳麓书院在年更名为湖南大学,后来大学重新择地修建,岳麓书院成了湖南大学重要的一部分。 王阳明曾二次到岳麓书院拜谒朱熹,他不仅是来请教,更带来了他的《王阳明心学》,给湖湘文化中注入了霸气的因子。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立马定乾坤,湖湘文化因王阳明来到之后,开始逐渐形成。 后来一群湖湘子弟开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和长沙城一样命运多舛,经过多次战火。 年,蒙古大军进攻长沙城,岳麓学子丢下书本纷纷走上了战场,温室里刚出来的书生,怎么能敌蒙古铁骑,最终长沙城破,数百岳麓学子自杀殉国。 这就是湖湘文化的魅力,宁愿战死,不愿偷生, 日本人应该深有体会,8年未打出湖南,最后在芷江受降。 几经兴起,几经焚毁,一路风雨兼程,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岳麓书院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古迹保存比较完好的书院,现在依然发挥着它的力量,招收学员,教书育人。 岳麓书院:御书楼 第二: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座落在河南省商丘市南湖畔,占地52亩,建筑面积.8平方米,这是唯一一个修建在繁华闹市中的书院。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就是商丘人,所以这里有很深厚的文学氛围,孔子的名字是取商丘之名而得。 五代后晋时期的大儒杨悫创办了应天书院,经过其学生的发展,到了宋代,应天书院成了当时最大的书院,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戚同文、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毕士安等都曾到应天书院学习。 后来北宋的范仲淹到此讲学,应天书院的知名度更上一层楼。 应天书院 北宋的都城是开封,所以应天书院是四大书院中唯一升级为国学监的书院。 封建时代,战火连连,政权割据,应天书院也不能幸免于战火, 曾在战火中遭到毁坏,一直荒芜了年之久,现在所看到的应天书院乃是新建的,但是规模没有古代的那么大了, 很是遗憾,别的古迹遗址修复重建都是越建越大,应天书院反而越建越小。 要想恢复往日的荣光,几乎是不太可能,我们现在也只能在历史中,探寻那曾经的辉煌。. 现在应天书院已经对游客开放,人们可以进去感觉一下那浓厚的人文气息。 应天书院 第三:江西九江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始建于南唐的升元年间,占地亩,建筑面积平方米。 它是唯一的由中央政权在都城之外建立的国家官学,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公立学校,曾经享有“海内外第一书院”的美誉。 白鹿洞书院最鼎盛的时候,有房屋建筑余间, 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 后来遭遇了战火焚毁,这些情景都看不到了,白鹿洞书院的恢复工作比较慢,可能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没有应天书院那么完善。 白鹿洞书院 唐末著名诗人王贞白曾在这里读书,写下了一首诗描述自己求学生活的诗: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这句“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了流传于世的千古名句。 后来朱熹执掌九江,扩建了白鹿洞书院,他还奏请皇帝赐额御书,并亲自讲学,使得白鹿洞书院名声大噪, 蔡沈、蔡忱、陈淳、真德秀、王贞白等都曾经在此就读。 白鹿洞书院也在战火中摧毁,新中国成立之后重新修建对外开放。 白鹿洞书院 第四:山东泰安徂徕书院: 徂徕书院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因山而得名徂徕书院,是北宋年间四大书院之一, 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徂徕山山项峰与泰山的玉皇顶对峙,互相辉映。 公元年,石介创建了徂徕书院。 姜潜、刘牧、张洞、李蕴、祖择之、杜默、张续等等都曾在这里就读; 当时有宋初”三先生“的孙复、石介、胡瑗在泰山脚下创立了泰山学派,就是在这里讲学,他们在齐鲁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他们拉开宋代古文运动的帏幕,代表了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一种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中心的转移,徂徕书院逐渐荒落。 最近,徂徕书院重建后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它让我们再次感受和认识到泰山学派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徂徕书院 第五:四大书院综合对比: 我国有着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传承方为正道,我也并不是以一斥众。 说到传承,其它三大书院都已经没有了这个功能,只有岳麓书院还一直在坚持教书育人,承前启后。 我们现在把上面所说的总结一下,用一张表格把各个指数做一个对比,就比较清晰直观: 四大书院各项指数对比 岳麓书院是唯一一个古迹保存得比较好的书院,其它书院都是建国后重建的。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一个书院,教化后人是主旨。 所以,中国四大书院的排名应该为: (1)麓书院、(2)应天书院、(3)白鹿洞书院、 (4)徂徕书院。 你们认为呢? 综合古今,发自内心公平(不抬杠)的评价,这个排名有没有问题? 你们分析一下,岳麓书院经历过那么多次战火摧毁,为什么还能像小强一样生存着? 到现在还在教书育人,跟地理位置有关吗? 推荐阅读: 盘点水泊梁山将:1个英雄,2个禽兽,8个好汉,1堆浑蛋 西施最爱的人不是范蠡!对于爱情你相信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 他们是历史“名人”,为何会不知所踪?至今下落仍是未解之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sh/149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