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激活文明创建家庭细胞,凝聚文明创建的家庭能量,区妇联在今年4月份下发了关于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的通知和要求,在全区寻找文明家庭。各级、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申报,重点从“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中,挖掘身边的文明家庭。

通过个人自荐和部门、镇村逐级推荐,全区共收到60多户家庭申报,经主办单位初审把关,遴选出32名候选家庭参加了8月3日的网络环节投票,并在8月14日对结果进行公布。

9月1日,区妇联召开年文明家庭评选会,结合网络投票情况,对参与网络投票的32个候选家庭进行评审。来自区民政局、区文广新局、区教育局、区妇联、区文明办、区关工委等部门,并邀请了区人大代表、区政协代表、省音乐家协会、市作家协会、区作家协会等专家组成文明家庭评选委员,为体现公平、公正,评选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经12名评委评选,最终李美、邹天顺、于海艳、冯桂银、黄志忠、沈文新、江锦秋、陈丽莲、刘志初、廖水旺等10户文明家庭“脱颖而出”,他们中既有勤劳致富的养殖户、为村民办实事好事的村干部,也有爱岗敬业的教师、公务员,更有热心公益的村民,让我们一起感受这10个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感动吧。

李美、蒋爱娣家庭

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村民办实事、好事

年至今完成辖区内建设硬底化道路约20公里,不断完善交通条件,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得问题;争取近千亩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群众的的生产条件;争取上级资金完善石湖村的通信系统建设,解决了石湖村没有手机信号的的难题;争取上级资金改造石湖村的电网,大大改善了村民用电问题;大力招商引资,整合耕地、林地流转多亩,成功引进百合花基地、雄伟种植公司,清远艾米场,沙糖桔种种植基地,蒲坑茶种植基地,上架羊场,大雾山农林场等多个农场和公司,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大幅提高了群众的收人。

邹天顺、张爱香家庭

工作踏实、教子有方

任教28年来,工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教学之余,坚持教研与写作,现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学论文近篇,文学作品余篇,40多万字,公开出版教学论著《教坛立交桥》和诗集《情绪在夏天》、中篇小说集《普九》等多部。

由于家庭的熏陶,儿子邹相昀喜爱读书,不仅成绩优秀,考上国家“”重点高校华南理工大学,而且在国家级刊物《考试》《中华活页文选》及省级刊物《广东教育》《作文与考试》等发表文章10多篇。由于成绩优秀,儿子大学毕业之后又取得学校保送读研资格,本科毕业之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于海艳、王闻宇家庭

志同道合、助力创文

夫妻因工作结缘,都是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夫妻俩始终认为,作为媒体人,不仅应该及时准确客观的完成新闻报道任务,还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融入新媒体,创新宣传方式,加强对外宣传,扩大了清远对外知名度。去年,丈夫王闻宇策划了《进社区走基层听民生》等系列活动,希望将文明的种子撒向基层群众。

妻子于海艳更是自创诗歌予以支持,用铿锵有力的朗诵,表达自己甘当文明使者的决心和信心。活动当天,海艳还带领着清新广播电视台所有的播音员主持人,同唱《公民道德歌》,利用主持人在群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文明行动的积极性,让文明理念、文明行为更好地深入人心。

冯桂银、邓桂钊家庭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冯桂银和爱人一直以来敬老爱幼,在精神生活上给老人家体贴和安慰,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到晚年之福的乐趣。冯桂银有个85岁高龄的家公,时刻设身处地为对方老人家着想,家庭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此外,冯桂银一直以来义务赡养70岁孤寡老人邓钊林,大爱无私,力所能及地做好事、办实事。

在这个家庭里,他们作为子女尊重长辈,长辈关心爱护子女,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文明家庭。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她与爱人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谭玉萍、黄志忠家庭

自学技术,热心助人,家庭事业双丰收

谭玉萍家庭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和钻研农业科技知识,摸索出一套防治沙糖桔、水稻等病虫害适用的农药、化肥使用办法。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夫妻俩一边自学农业知识,一边到果园中去实践,请教有经验的老农和专家,不断累积知识和经验。

经过多年的积累,掌握了一套成熟的种植技术,无偿为多户的果园主提供技术指导,为困难农户赊销化肥农药,帮助农户渡过难关,由此辐射带动本镇及周边地区约0多名农村妇女通过劳动致富。

沈文新、吴彩云家

为瑶山孩子,搬书千里

夫妇从湖南来连南,带了六箱藏书(约两千册),因连南买书读书的条件很差,他们把自己的书房开放给瑶族孩子,从这里走出了多个瑶族名牌大学生。连南“普九”时,更把从老家带来的一半藏书捐给了学校。每学期向贫困生赠书、奖书、推荐好书,使所教学生眼界开阔,辍学的少了,考上大学的多了。

据统计,沈老师夫妇在连南的十年,是连南民族中学历史上考上大学最多的十年。他们夫妇是连南大型节日及新建学校竣工献词,县市省演讲、朗诵比赛和文艺表演活动,及上公开课、示范课辐射和带动全县薄弱教育的主角,为连南语文和艺术教育发展都做出突出贡献。女儿沈音钊上大学后以读书服务瑶山的经历演讲获学院和全校演讲比赛冠军。

江锦秋、吴虾女家庭

照顾患病丈夫,扶持走过风雨

吴虾女丈夫江锦秋是头巾村委会原书记,本来家庭过得还尚算可以,但是一场意外,使这个家庭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江锦秋于年上山砍柴不慎跌倒,导致半身瘫痪。一下子使这个家庭丧失了经济支柱,妻子吴虾女不但对他不离不弃,而且独力撑起整个家庭。

一边赚钱养家,一边悉心照料着瘫痪的丈夫,二十多年如一日,从无抱怨过。许多人问吴虾女:“为什么你的家庭如此融洽?”她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

陈丽连、江啟礼家庭

战斗在基层第一线的教师

夫妻俩都在基层任教,陈丽连一直以来要求自己在单位做优秀职工,在家庭做称职的一员,在社会做文明的公民,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统一。对工作的热爱让我们惺惺相惜,工作至今,多次被评为镇、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还成为清新区首批“名班主任”培养对象;丈夫也多次被评为行业的“优秀工作者”、“年度突出贡献工作者”。

刘志初、黄丽娟家庭

爱妻护子,互相扶持

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只要他回到家,总是尽量帮妻子做其他的家务,承担起丈夫在家应承担的职责。也正是这样,多年前就患上恶性肿瘤的妻子恢复得很好,能正常投身于学校工作。作为父亲,也能以身作则,注重对女儿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她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廖水旺、黄瑞珍家庭

热心村中事务

任大坳村村理事长,对村内大少事务,能积极带好头,例如,美丽乡村建设,“清新人家”民居民宿等,使村集体、村民增加收入;在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创文工作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做到移风移风易俗,勤俭办事,反对封建迷信,倡导健康文明生活,诚实诚恳待人,恪守信用,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声誉。

来源:清新妇联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呼和浩特哪家好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xw/103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