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红网时刻新闻7月5日讯(记者张俊通讯员谭可涵刘博阳)“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在邵阳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七楼的老年康养中心,老人的歌声高昂嘹亮,久久不停。福利院九十二岁高龄的黄爷爷,牙齿已经掉光,说话口齿不清晰,身形佝偻,走起路颤颤巍巍。这位“90后”平时喜欢在走廊一个人溜达,或是坐在一旁看其他老人唱歌,张着嘴呵呵地笑。听着“老伙伴”们唱完一首《映山红》,黄爷爷来了兴致,站起身也要来一首擅长的曲目。此时他配合着手势,一支颇有韵味的戏腔声震护理室。年7月4日,湖南师范大学“寻野计划”团队来到邵阳市,走进邵阳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开展暑期社会调研。此次调研是第一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服务计划”的一部分,调研围绕老人日常生活身心健康状况与福利院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陪伴老人并在交流中与老人一同完成问卷调查。福利院老人拿着乐谱举行午后歌会。据邵阳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院长杨曦介绍,从花甲老人到耄耋老者,福利院老年康养中心目前一共有老人75人,主要是城镇退休职工,其中平均年龄为八十岁,最大的有九十三岁高龄。“我们社会福利院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健康养老区,也就是综合楼的七楼和八楼;还有一个失能与半失能老人服务区,是在老年公寓的三楼四楼”,杨曦补充说道:“这是一所集养育、医疗、教育、康复、安置于一体的公益性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孤儿、困境儿童、孤寡老人和三无人员的集中养育和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同时为低收入的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者低偿服务。”走进福利院,设施一应俱全,每间房均放置两张床,配备空调、风扇、电视机、小型冰箱、独立卫浴、独立阳台以及书桌椅。房间一间挨着一间,倒像是“老年学生宿舍”,不时有老人推着轮椅去别处串门儿。老人的日常生活十分丰富。看电视、读书看报、打麻将、每日午休后的歌会、以及即将到来的建院70周年举办的合唱比赛。“我们准备了四首歌!”歌会中担任领唱的赵奶奶兴奋地说:“下个星期四,我邀请你来!那会很隆重的!”而当问到另一位老人平常喜欢干什么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打麻将!我喜欢和他们打麻将。”问赢得多还是输得多,他咧嘴嘿嘿一笑:“会输点,但不多。”团队成员和福利院老人交流。一位白发老者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穿着蓝布衣裤,嘴里哼着一段念白。他是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退休教师李教授。如今意外和师大学子在此相遇。李教授离开岳麓山后,来到了邵阳。“我过得挺好的,我和我老伴儿都在这里,子女在国外,难得回来看我们。这里挺自在。”86岁的老教授童颜鹤发,气质儒雅,思维清晰且吐字标准:“这里的护工帮我们洗衣服、送饭、也陪我们说话,还有好多伙伴在这里,不会闷。如果疫情不严重,我还想多出去走走。”福利院的桃英老人是一位动手能力很强的老人,老人平时自己能完成的事一定亲力亲为,洗衣洗碗都不用护工帮助。老人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是对他们的帮助。衰老无法避免,但是心态要保持年轻,让衰老变缓。”说完,桃英老人就走过去加入歌会,唱起一首《梨花颂》。“他们都用不同的方式认真生活,或是在护工的帮助下,或是在同伴的陪伴下,他们都没有让生活暗淡,而是为自己点亮快乐的火光。”老人的生活状态深深感染到了在场的团队成员。志军爷爷屋内的合照。少时从军的志军爷爷,老伴在两年前去世。进他的房间时,爷爷正坐在床沿看电视里的广告。在他的床头柜上,摆放着他和老伴儿年轻时的合影。张爷爷在写回忆录。戴着老花镜的张爷爷点着台灯,伏在桌前写回忆录。福利院双耳失聪的王爷爷耐心回答着采访者写在纸上的问题,在采访结束时久久拉着成员的手说谢谢。“从事养老工作我蛮自豪的,如果能真正地了解他们、接纳他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也允许他们像小孩子一样耍点小性子,可以发现他们都很可爱。”杨曦在谈及做养老工作的感想时说道:“如果大家都很浮躁的话,这个工作是做不好的,从事这些工作的人要对这个职业有更深的认识、要掌握方法,也要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我们鼓励社会志愿服务与养老事业真正融合起来。”团队成员在老人的歌声中结束了一天的调研。在离别的时候,大家和老人们相互握手告别,并嘱咐老人务必照顾好自己,他们都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老人依然可以在这方天地安稳的过着慢节奏生活,无人惊扰。若有人来访,他们同样会热情地招呼。“我过得很好!”老人们不约而同的这一回答,使团队成员安心不少。对于团队而言,这正是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奋斗路上的最好回应。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xw/157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