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首批职业等级证书之一,作为“1+X”老年照护等级证书的试点单位,海宁卫生学校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等级证书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了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撰文周晓红沈勤华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养老照护专业人才队伍严重短缺,总量亟待扩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非常急切的任务。

  年国务院公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教育部首批试点的6个证书之一,海宁卫生学校作为浙江省卫生类中等职业学校,成功申报成为老年照护证书首批试点院校。

  “1+X”试点,走在前列

  作为省护理人才培养基地海宁分基地,海宁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是省品牌名专业、骨干专业和示范专业,有30多年的护理专业中专学历教育与10年的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鉴定经验,为海宁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积极推动与高校、企业合作办学的产教融合培养机制,通过中高职衔接招收五年一贯制老年护理专业学生,开展培养老年护理中高级人才;通过与嘉兴湘家荡颐养中心、海宁市海洲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合作,建设老年照护产学研基地,建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师资共享、科研共育的良好合作模式;通过与海宁市民政部门养老机构深化合作,拓展养老护理员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自起共举办近40期养老护理员培训(含失能老人护理培训),共有人参加培训,连续承办3届市级养老护理人员技能大赛。

  年5月,教育部公布首批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名单,海宁卫生学校榜上有名,成功入选。杨慧兰、张海霞两位老年护理课程骨干教师受教育部项目推进组聘请,参加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初级教材的编写。年8月,第八届国际养老博览会在北京召开,在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推介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主题论坛上,海宁卫生学校作为首批1+X养老服务项目试点院校,与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北京中福长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老年照护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参加签约的有来自北京、上海、湖南、广东等10个省市的试点院校、品牌养老机构,学校成为浙江省试点院校的代表,全国1+X老年照护证书试点工作的排头兵!

  培训研讨,师资先行

  自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1+X老年照护证书试点学校以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培训辅导质量与考证通过率,学校先后派出了8位护理骨干教师、养老行业专家参加由北京中福长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老年照护师资培训班和老年照护考评员培训班的学习。护理专业组成立1+X老年照护辅导团队,分管校长、专业主任亲自主持与全面负责,每月召开工作研讨会:

  1.培训学习,组内分享例如参加师资培训班、考评员培训班学习的老师返校后及时与大家介绍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的背景与意义、老年照护初级教材的解读、老年照护质量特性、老年照护初级考评的方式与评价标准等,达到一人参训,全组成员共学共享的目的。

  2.课程融入,组内研讨。1+X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针对老年照护考证要求和标准,结合学校中职学生学历教育大纲要求和对学生学情分析,辅导团队多次研讨,研究课程融入方案,通过免修、强化、补修、能力转化四种形式植入学历教育,如将已有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完全覆盖老年照护内容的作为免修,而已有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因老年照护的特殊性以及侧重不同,则在教学中给予强化等。

  3.集体备课,教学统一。根据教育部试点工作进度,护理专业组制订周密的学生辅导方案,进行集体备课统一培训要求和标准。集体备课分整个辅导团队层面和各实操项目辅导小组层面两种形式,辅导团队层面主要是研讨老年照护服务的质量特性、老年照护项目服务时共性的安全风险点和风险环节、实操辅导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研发老年照护9个工作领域的理论复习题库等;各实操项目辅导小组层面主要是研讨本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安全风险点和风险环节,常见老人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等。

  教学培训,有序推进

  1.考证动员,明意义。学校对护理专业与高校合作的老年护理方向及中专老年护理方向学生进行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辅导,学校相关部门联合在辅导前对学生进行考证动员。动员会上,学校向学生介绍背景及社会需求,无论是作为教育部首批1+X老年照护证书试点学校,还是作为第一批老年照护试点的考证人员,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学校和考证个人在感到光荣的同时,都需要以优异的试点成绩来证明,从而鼓励学生在思想上认真对待,在行动上以积极的姿态参加集训,在情感上关爱和理解老人,高质量完成老年照护学习与考证。

  2.融入辅导,重基础。对学生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的培训分阶段进行。学校为每位考证学生征订了老年照护初级教材,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老年照护相应知识点和技能点,辅导老师进行老年照护9个工作领域、39个任务点实操项目的技能辅导和理论知识点复习,让学生扎实掌握老年照护服务的基础能力。

  3.冲刺集训,强技能。根据试点项目组制定的考试要求和标准,制定冲刺辅导方案,实施考前强化培训。在集训中,以临床情景作为任务导入,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分析、开展任务实施,并以考促训、以训促考,增加集训考核频次,在集训、考核、学校技能节上引入模拟临床及考证的真实场景,让学生熟悉养老院的工作场景、老人照护的特点、适应考证环境、强化服务技能,提高考证通过率。

  技能考证,初见成效

  1.技能考证,师生双获喜第一年试点,80名学生参加集训考证,通过率理论98.75%、实操92.5%,名列全省前列;第二年试点,96名学生参加集训考证,理论、实操通过率%。5位教师获评年度教育部1+X老年照护试点工作优秀奖励。学校被聘为省考核站副站长单位,同时,获评教育部1+X老年照护试点优秀组织奖。

  2.技能考证,更新就业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过“1+X”老年照护证书制度试点,让年轻人更多更广泛地接触、涉及老年人的生活和服务领域,使青年人的就业观得到进一步更新,未来的专业技能人才如源头活水,朝着为老服务领域的广阔天地奔流。

  试点工作,影响辐射

  1.省级试点推进:亮出“海卫模板”年10月,浙江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会上,海宁卫生学校作为全省卫生类院校的唯一代表,分管教学副校长周兰兰上台进行试点工作经验介绍,分享了学校申报入选、考核点建设、参编教材、课程融入、教学实施等方面的经验,介绍了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的试点工作,同时还表达了在试点中克服困难、主动作为,力争高质量完成试点工作的决心,为全省职业院校的试点工作,亮出了海卫方案。

  2.省“三名”工程建设:输出“海卫经验”学校护理专业作为第一批省中职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在第二年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受省评估院的指派,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第三期“三名”工程项目建设培训班上,学校护理专业主任周晓红向全省兄弟院校的名校、名专业、名师工作室项目建设负责人作讲座,分享学校建设经验,介绍学校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输出海卫试点经验,受到了大家的肯定。

  3.专业技能竞赛:亮出“海卫成绩”在年浙江省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中,嘉兴代表队以团体总分第六名的成绩获得优秀组织奖,其中由海宁卫校培训辅导的、代表嘉兴市参赛的浙江嘉科海宁分公司的庄建飞获得“职业才能展示”第一名。在年嘉兴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省养老竞赛分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才能展示三项考核,其中操作技能包含生活照料、技术护理、康复护理三个模块的内容,接轨国家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学校多位护理教师参与训练指导,助力选手竞赛,亮出了海卫1+X试点成绩。

  老年照护证书试点不仅仅是考证问题,更重在为全社会养老服务实践提供区域性适用举措,为养老服务业输送高质量、技能型专业人才,在不断完善“海卫方案”中,为破解区域养老服务难题提供可行性方案。

  “亲切的话语,饱含知识与真诚;手把手的指导,传递技能与关爱。掀技能比拼之大潮,弘养老特色工匠精神。海宁卫生学校带着关怀与温暖,开拓养老护理员视野,提高专业技能素养,传播白衣天使大爱,育我市养老护理人才”。这是在海宁市老年服务业协会举办的年会上,学校获得“最佳育人奖”的颁奖词,这也是及多年来学校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及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证书试点工作的肯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xw/158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