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9月30日讯(通讯员曾玉华)十年树木成大计,百年树人育良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依托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等优势,从年开始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针对近些年我国数学师范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学术性、师范性”兼顾不够、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际脱节、教学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并结合湖南一师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办学新理念,在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机制构建、教育情怀培养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出极具特色的湖南一师“二四分段·二次选拔·两性一体”卓越小学数学教师培养体系。 二四分段·六年一贯湖南一师卓越小学数学教师人才培养打破高中与大学分段的教学方式,实施“二四分段·六年一贯”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过程由中职(2年)和本科(4年)构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六年全程贯通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前置文化基础、艺体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后移数学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教研能力养成课程。 “二四分段”人才培养模式。二次选拔·一制三化本专业在招生选拔基础上进行“二次选拔”,即在保持原行政班基础上,遴选数学专业优秀学生进入专门的人才培养特区—“润之班”。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专设经费,采用“6+1”(6指第三至第八学期共6学期的跟岗实践与研修;1指六个学期的周末+假期一周,形成1个“影子”学期)和“一制三化”(即导师制与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特区--“润之班”。两性一体·三教合一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数学基础课和教育理论课比重;增设“数学·教育”融合模块课程,数学类课程强调概念性和原理性知识,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现数学教学本位;设置数学素养模块与师范素养模块,凸显“学术·师范”二者兼具的特色。倾力培养师范生达成乐教、懂教、善教的“三教合一”境界。实施“课程引领+文化涵养+榜样示范”的教育情怀养成模式,培养“乐教”情怀;开设《小学数学学习心理学》等课程,使师范生能“读懂儿童”,提升“懂教”素养;开设《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等课程,重视小学阶段数学启蒙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强“善教”能力。
近年来,湖南一师卓越小学数学教师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发挥了全国小学数学教师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师范技能竞赛、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成绩斐然。-年连续三次获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一等奖;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数学类全国一等奖(全国近六届唯一“学院”级学生获此奖);-年,获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成绩位居省内同类高校领先位置。同时,培养了余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高素质小学数学教师,余名毕业生获县级以上教学奖,为湖南省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谭湘丽、“全国优秀教师”李秋菊等众多扎根乡村教育的杰出校友。《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