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你就会成为教育通湖南教育事业总规模位居全国第7位总体水平居先列10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迎接党代会建设新湖南”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目前,我省教育事业总规模位居全国第7位,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先进行列。会上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肖国安发言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肖国安在发布词中说,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公平加速推进、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目前,全省“全面改薄”项目累计支出亿元,全省完小以上学校全部建成合格学校;深入实施“阳光高考”,不断规范和完善高考加分政策;通过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三大计划,累计录取1.7万余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体系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制定出台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新文件。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教师队伍在不断壮大。我省今年出台了《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实施办法》,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为农村学校输送了1万余名教师;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扩大到75个县,累计为农村中小学补充了3.9万名教师。我省高等教育发展较好,全省现有“工程”高校3所,仅次于北京、上海;近5年新增“两院”院士11人;全省高校有3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牵头或参与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7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6个、国家工程研究(技术)中心8个,承担了全省80%以上重大科研项目。近5年来,湖南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10月19日举行的“迎接党代会建设新湖南”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用数字和事实给出了答案——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先进行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肖国安在发布词中说,目前,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近2.7万所,教育事业总规模位居全国第7位,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先进行列。截至年底,我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特殊教育三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提前一年达到国家规定目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21%,实现了从全国平均水平线下到线上的跨越。我省基础教育在全国保持较大影响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持续攀升。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等关键指标均进入全国前10位,有的指标还进入前5位。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5年来,全省共计投入16亿元,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所,使公办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超过50%,有效破解“入园难”“入园贵”。5年来,全省全面推进“全面改薄”项目,累计支出亿元,校舍竣工面积.51万平方米,设备采购22.26亿元,全省完小以上学校全部建成了合格学校,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省的教育信息化脚步也走在全国前列,“宽带校校通”“资源班班通”“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基本覆盖全省,46个县市区建成教育城域网,建成了“省级基础教育资源网”等公共服务平台,让农村学校也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公平加速推进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省教育厅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年秋季学期起,我省实施城乡统一的免费教科书和贫困生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这比中央规定的时间提前了半年。此外,我省积极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就读政策,规范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政策。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延伸。深入实施“阳光高考”是我省教育厅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几年,我省取消了所有鼓励类高考加分项目,落实了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的加分政策。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等三大计划,近5年累计录取1.7万余人,让贫困学子有了更多的人生出彩机会。自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略以来,我省教育系统精准扶贫全覆盖行动也同步启动。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覆盖,近五年全省平均每年发放各类资助金近30亿元,资助各类学生达万人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孩子累计享受到近51.6亿元的膳食补助,今年又将该计划扩大到8个沿西部边境县。实施“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5年筹集资金万元,累计资助1.6万余名学生接受职业学历教育。在桑植试点实施了县级农村教师定向公费培养扶贫计划,定向公费培养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合格后回本县各中小学任教。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全社会的热点,省教育厅制定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配套文件,将从年高一新生开始实施。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建华介绍,新高考将实施“3+3”制度,不分文理科,学生自主选择3门科目参加高考,这些将倒逼教育理念变革,促使学校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班级将被打破,走班制将成为新常态。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教育,而是主动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科目;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再是一本教案教到底,而是要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级备课教学。我省大力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每年资助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余项,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20余项,累计建设多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习实训基地。今年,我省高校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摘得30枚奖牌。师资建设持续加强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脊梁”。为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湖南省教育厅今年出台了《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实施办法》,切实改善乡村教师待遇。从年5月起,在43个集中连片贫困县,按学校在自然村寨、村委会所在地、乡镇政府所在地三个档次,每人每月分别发放、、元的乡村教师津贴,今年已将这项政策覆盖到省内所有贫困县。自年起,将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目前已建成6.7万套。为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目前已为农村学校输送了1万余名“一专多能”型乡村教师,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所在学校的教学管理骨干。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扩大到75个县,累计为1万多所农村中小学补充了3.9万名教师。我省大力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近5年我省新增“两院”院士11人,共有15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8人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6个科研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我省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据统计,我省新增的国家自科基金、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中,80%以上由高校主持或参与。在今年6月举办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我省共有5项重大成果在国家重大专项等展区展示,其中“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海牛号”深海钻机等4项重大成果来自高校。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省高校已与2万多家企业进行了实质性合作,签订科技成果转让合同多项,孵化出红宇耐磨等科技型上市企业。大学科技产业园目前入驻企业已达21家,3D打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水性UV涂料等一批高校研发项目已成功签约。职业教育对接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专业基本覆盖到全省产业的各主要工种和岗位,有效提供了针对性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与智力支撑,5年来共向社会输送了多万技术技能型人才。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另外,您也可加 或者咨询 谢谢你看到最后 教师资格证考证培训报名入口 点击上方图片直接进入 湖南教育新闻网网站:白癜风有什么偏方白癜风医院让新年无白欢度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zx/102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