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气蓬勃的教师。本报记者张学军摄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年)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未来5年“国培计划”的重点是什么?如何确保落实?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专家工作组成员、吉林省教育学院陈睿:新阶段“国培计划”的坚守与创新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年)的通知》。秉承“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宗旨,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和教师培训提质增效,为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发力,是“十四五”期间“国培计划”的根本任务。在继续坚守“示范引领”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着力聚焦服务大局、强化标准引领。一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客观需求,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思想政治、师德师风、业务能力培训,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作为必修内容。二是重视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师资支撑。三是积极响应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呼唤。依据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总体要求,聚焦“骨干教师”这一关键群体,着力培养高端人才,积极推进以教师自主学习、系统提升、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国培计划”改革。“十四五”期间,“国培计划”更重标准引领,强调内容更新。陆续印发各学科领域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基于培训课程指导标准有序开发教师教学能力诊断工具,为设计培训项目、开发培训课程、评估培训质量提供有力支撑。深入落实“国培计划”分层分类系列实施指南,充分发挥“指导标准”与“系列指南”在推动教师培训专业化方面的引领作用,推动教师培训工作步入全程标准引领、全面提质增效新阶段。将国家安全、法治教育、生态教育等内容纳入培训,积极回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痛点问题。在继续坚守“雪中送炭”核心价值的基础上,着力夯实体系建设、推动技术应用。一是强化市县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带动市县教师发展机构高质量发展,增强市县教师发展机构的“造血”功能。二是培育师范教育基地。在全国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引导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幼儿园合作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三是健全协同发展机制。带动形成教师发展机构、高等院校、培训机构、中小学幼儿园“四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创造协同发展、协作共赢的生动局面。着力推动技术应用,助力“精准”培训,继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开启“智能+教师培训”新时代。在继续坚守“促进改革”应有之义的基础上,着力探索自主发展、推进综合改革。完善配套支持机制,健全综合评价机制,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是创新项目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项目等级制度,形成培训项目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局面,倾斜支持精品培训项目。二是推进教师发展评价改革。运用人工智能、同步课堂等新技术,精准记录教师培训信息,对教师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推动教师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系统提升和持续发展。三是推进师范院校评价改革。将服务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评价师范院校的重要指标,鼓励支持高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加强学科建设,完善高校从事教师培训工作人员的待遇保障机制。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成员、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黄佑生:把高质量作为“新国培”实施的内在追求新阶段需要“新国培”,新阶段再造“新国培”。要把精准培训、高质量作为“国培计划”实施的行动自觉和内在追求。“新国培”要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当前,区域教育发展仍有一定差距,优质资源供给相对稀缺,与人民群众高质量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和迫切。“国培计划”的宗旨是“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雪中送炭”就是要补短板、强弱项,从区域和群体上落实“精准”。在区域上,重点支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校长能力整体提升。在群体上,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校园长和培训者深度培训,为乡村振兴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培养领军人才。“新国培”要精准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布局,包括学前教育改革规范发展、义务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教育评价改革、三科统编教材推广应用、劳动教育创新实施、信息技术学科融合等。“国培”要善于将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转化成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落地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新国培”要精准解决基层的难点痛点问题。要急基层学校之所急,想基层教师之所想,为他们提供解决难点痛点问题的“干货”“硬货”,真正达到“你刚好需要,我恰好出现,而且还专业”的适需境界。基层学校落实“五育并举”、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改进新时代体育美育工作等,急需指导性的“国培方案”。基层教师解决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管理痛点,需要实用性的“国培策略”。“新国培”要精准满足教师自主学习需要。要探索教师个体自主选学,创建教师自主选学模式,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个性化、周期性发展规划,建设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自主选择培训项目、机构、课程、专家等提供机会和可能,激发教师学习内驱力,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要。尝试集体自主选学,开展教师培训整校研修模式改革,以教师工作坊为载体,以学段学科为主线,以整校(含联校)参训为基础,以骨干引领全员,将区域整体推进、学校整校推进与分层分类培训相结合,将区域联合研修与学校小组研修相结合,将教学、教研、培训相结合,实现区域、学校引领下的教师自主学习和发展。此外,“新国培”要精准服务学生、学员、学习、学校“四学”,精准选择培训内容,精准采用适合成人学习特点的混合研修,精准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培训测量与评估。从过去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mt/162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