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看到一张老美年绘制的长沙地图,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准备细看一下,和现在长沙地图做一个比较。首先,这是地图的全图,受制于上传的问题,高清图传不上来:我先看当时长沙市中心的样子,其实长沙市中心两千多年没怎么变过,就和长沙这个名字一样的古老,绕来绕去,大家心目中的市中心,只能是五一广场这个区域。这个图能看到原来小吴门的老长沙火车站,这个火车站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年。这是现在的样子,你会发现基本格局变化不大。这是湘雅附一以北,浏阳河以南的老地图,也就是现在四方坪,新河,伍家岭这个区域,长沙河东北边比南边发展的慢是有历史原因的,在这里就能看到大量都是农田和工业区,并不像五一路以南是传统的商业区:这是现在的样子,能明显看到三馆一厅,北辰三角洲都是填了湖或河建的,四方坪的区域也是填了湖泊的。这是长沙湘雅附一以南,五一路以北的区域,难能看到除了年嘉湖被保留下来之外,其它的渔场被悉数填平:现在是这个样子:很有意思的马王堆被专门标注了出来,这个地图的绘制时间差不多就是马王堆汉墓刚刚被抢救性发掘完的时间,而且在这个里面,标注了长沙新火车站,其实就是五一路那个年落成的长沙火车站,当时是全国第二大火车站:这是南门口以南,雨花亭以北的区域,里面学校像第一师范,雅礼,长理,湖南中医药都有详细标记。这是现在的样子:这是雨花亭以南,中南铁道和中南林区域直接写的教育区域,从这里都还能看出来,过了雨花亭,就是出城了的感觉:这是雨花亭以南现在的样子:这是河西岳麓山以南,洋湖以北的区域,这里面后湖能看出来比现在的后湖面积要大,以前也是湖师大刘筠院士搞科研养鱼用的湖泊,现在变成了文创公园:这是现在的样子:这是河西一桥以南,中南大学以北的区域,湘江一桥是目前国内现存不多质量极佳的少用钢筋的双曲拱桥。原来在一桥旁边还有一条便民桥是从橘子洲通溁湾镇,在这个地图里面老美竟然画出来了,也是神奇,后来年因为事故太多这个桥被拆除,这个便桥比一桥建的时间都要早,像我这种老河西原来都走过这个桥去橘子洲。这是现在的样子:这是一桥以北的河西区域,能看出来河西以北确实是在市政府迁来之后才开发的,以前就是农田和工业区,在我印象里桐梓坡路算河西正儿八经的第一条路,没想到的是原来银盆南路存在的时间还要更早点,傅家洲这里也画了,其实傅家洲和橘子洲有桥连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到现在也没做旅游开发,傅家洲的老居民我记得最开始是要迁到河西保利南边靠江的位置的,但后来实际安置在哪里我就不知道了,然后咸嘉湖其实最开始是渔场,现在改成了西湖公园,也是搞文创公园的风格,然后望月湖你能看到,那时真的有个不小的湖~这是现在的样子:看完这个地图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能知道40年来长沙区域的变化,也知道哪些城中湖被填了,哪些区域原来是农田和工业区,地图的含金量还是挺高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anzxsheng.com/hnxw/113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