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导读 到昨天,持续近一个月的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落下帷幕。 作为我省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头戏”,相信伴粉们在每一场发布会的诸多成果中,都感受到了70年来三湘大地的沧桑巨变,品味出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生活。 新闻发布会传递出的“干货”,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与自己切身利益的“对应点”。如果你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每一场发布会内容,不妨来看看湘伴君为你准备的“精华版”—— 25天,12场新闻发布会 从9月2日至26日,省政府新闻办精心组织了12场新闻发布会,集中呈现了70年来湖南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等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12场发布会涉及的主题内容分别有:经济发展、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领域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沙市取得的辉煌成就。 每场发布会的发布词数据详实、内容丰富,既突出宏观视角,又注重微观表达,通过数据对比、生动事实、典型案例,真正让大家“有感”。 这一系列发布会的规格也颇高,湘伴君梳理发现,大多为各厅局单位的“一把手”发布,有的甚至“组团”出席。在内容发布后,所有出席领导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接受了记者提问。 70年,湖南成就可圈可点 梳理这一系列发布会可以看到,70年来,三湘大地发生巨变,经济社会民生成就可圈可点。 数据最有说服力: ——经济实力增强。湖南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年国内生产总值3.64万亿元,跃居全国第八位。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的根本变革。 ——开放浪潮奔涌。拥有16个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和个省级园区和一批海关特殊监管平台,开放平台数量居中部第一。国际“朋友圈”拓展至多个国家和地区。 ——湖南智造“亮眼”。制造业已经成为我省经济主要支柱,拥有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制造基地,混凝土机械产量居世界第一;电力机车全球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 ——基础设施夯实。全省高速公路、高铁运营里程位居全国第四;拥有火电、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各类电源;综合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建成;全省%的城镇和行政村实现光纤网络通达。 ——鱼米之乡肥沃。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65万亿元,跻身全国七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45.23元,增加到年的元。 ——贫困人口减少。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万人,减少到年底的83万人,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1.49%。 ——创新动力强劲。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中低速磁浮、C/C航空制动材料等标志性创新成果相继诞生。 ——百姓幸福“有感”。全省人均预期寿命由年的35岁,增长到年的76.7岁;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成;城镇常住人口由年的万人,增长到年的万人。 ——文化繁荣惠民。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的文化生活圈基本形成;“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成为湖南的亮丽名片。 ——水清天蓝地净。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降至3.27亿吨;Ⅰ至Ⅲ类水质占比提升至94.5%;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4%。 ——“湘西经验”瞩目。湘西州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好路子;年GDP是年的62倍,贫困发生率降到4.39%,进入了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的历史时期。 ——长沙异军突起。年长沙市经济总量迈入“万亿俱乐部”,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及专项项目达27个,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达到初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 每一个数字,都记录着一段筚路蓝缕的跋涉;每一项成就,都关乎每家每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每一处重大变化,都饱蘸着三湘儿女的坚守与奉献。 这些浸润于日常生活、发生在身边的点点滴滴,犹如浓缩版的“时光隧道”,足以让人向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表达由衷的敬意。 7月30日,长沙西湖公园,蓝天白云倒映在湖水中,相映成趣。湖南日报记者郭立亮摄 巨变,在三湘大地引发热烈反响 12场新闻发布会,不止是媒体记者的“专利”,在全省社会各界也引发了热烈反响。 长沙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胡文浩,全程白癜风怎样治苯丁酸氮芥价格
|